第27章众人皆看不懂李承运
至于范闲。虽不似李承泽那般擅长脑补,但此刻他也在深思熟虑李承运此举的深意。他初来京都不久,对朝堂的纷争与权谋尚显稚嫩。然而他却明白,这庙堂之上的争斗,皆因利益二字而起。太子对李承运与范闲的敌意,无非是为了阻止范闲掌管内库,以及防范李承运与范家联合形成一股新的势力。从而威胁到太子的地位。而二皇子的出现,则是想在此时机中谋求更多的支持与助力。至于李承运。范闲心中暗自思量,他绝不认为李承运是为了范思辙才如此行事。那么,剩下的可能性便只有一种——李承运亦有意争夺权力,甚至是对皇位有所图谋。而在这权力的角逐中,得到庆帝的认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范闲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恍然大悟。李承运先是公然挑衅郭攸之,展现自己与太子一系的不共戴天之仇。接着在公堂之上击败太子的侍卫,显露其强大的实力。最后更是以胁迫太子之举,展现自己的智谋与胆识。这一切,无疑都是为了引起庆帝的注意,为自己争取一个与太子竞争的机会!……与此同时。皇宫之内。庆帝正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轻握玉杯。“陛下,方才太子麾下的亲卫军已将京都府团团围住,然而,他们却并未有所行动,反而隐匿于暗处。”“六殿下与太子殿下携手出了京都府,一路向外行去。”庆帝听闻此消息,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深知太子亲卫军的习性,他们既已包围京都府,自然有其用意。然而,他们并未贸然行动,这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太子亲卫军在外围而不攻,实乃明智之举。”庆帝沉吟道,“他们知晓,李承运在京都府内,若是强行闯入,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然而,令庆帝更为疑惑的是,太子竟与李承运并肩离开京都府。这在他的意料之外。他深知太子之性格,素来稳重谨慎,怎会将自己置身于险地之中“太子此举,莫非是被李承运所胁迫”庆帝心中泛起一丝疑虑,“以李承运近几日所表现出的狡猾多端,他或许是以太子为质,迫使亲卫军不敢轻举妄动。”庆帝未曾料想李承运会选择这般计策以确保自身安全。他心中涌起一丝感慨,看来李承运并非愚钝之辈。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唯有当李承运真正安全无虞之时,庆帝才会承认其作为磨刀石的资格。此刻,庆帝决定继续静观其变。而在京都府外。宽阔的街道上寂寥无人。唯有李承运与太子并肩而行。两人的身影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醒目。李承运紧紧挨着太子,几乎是贴身而行。他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十分愉悦。然而,太子却显得心事重重。他手心中、额头上皆是冷汗,虽然也勉强挤出笑容,但那却是强颜欢笑。两人靠得如此近,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如此近的距离,即便亲卫军就在附近,也无法在瞬息间赶来救援。 太子心知不妙,只能用微妙的眼神和手势示意亲卫们暂时隐藏起来。找到机会再伺机而动。李承运似乎并未察觉太子的这些小动作,他随意地走了两步,突然开口道:“三哥,今日风和日丽,只是在此闲逛未免太过可惜。”“据我所知,此刻醉仙居的佳人们才从梦中苏醒,正是她们睡眼惺忪、风情万种的时刻。”“我与三哥你,素来未曾一同踏足那青楼之地,今日何不一同前往醉仙居,领略一番别样的风情”太子闻言,脚步蓦地一顿,心中叫苦不迭。李承运这纨绔之名早已传遍京城,青楼之地对他来说如家常便饭。然而,他太子身份尊贵,向来洁身自好,声誉未曾有丝毫污点。若今日真随李承运前往醉仙居,他这冰清玉洁的声誉,岂不是要毁于一旦因此,他连忙堆起笑容,摆手婉拒道:“六弟好意,愚兄心领了。”“但愚兄今日确有要事在身,恐怕无法陪你同往。”太子婉拒。但李承运岂会轻易放弃。他心知,此刻正是提升扮演进度的关键时刻,若能让此事传遍京都,他的计划便成功了大半。他瞥了一眼系统之镜,只见那进度条竟已接近满格,只差最后一点便能完成。这点进度,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青楼之行,就变得可有可无。此刻李承运瞬间转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