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坐下说吧。”
林阳亲自拉着凳子,让刘青青坐下,这才起身给梅长风和陈志朋两个人发了烟:“梅园长,不得给我详细地介绍一下陈老板?”
“这位陈老板也算是半个老乡了。”
“八年前他还在我们市里面待过一年多的时间,后来才回得香港。”
“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算是不错的朋友。”
“这次他来就是因为全国改开,支持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他想要回报一下我们当年的关照,所以才选择了来咱们市里面找找资源。”
“这不,我第一时间就把你推荐给了陈老板,本来想今天亲自去找你的,没想到半路上碰到了。”
梅长风说道。
“林先生你好,我是陈志朋,这是我的名片啦。”
就在此时,坐在旁边的陈志朋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名片递了过来。
这年头,内地还没流行名片。
刘青青好奇地看了一眼这个小卡片:“林阳,这个陈老板看着来头不小啊,我早就听说香港这些地方的个体经济发展很好,而且有很多私营的老板。”
“陈老板这家大业大的,看样子这些年是做水产生意发家的。”
看着名片上的“陈氏水产公司”几个字,林阳才抬头看着陈志朋:“要是我记得没错,香港靠近大海,按理说海鲜水产应该有不少,怎么想着来我们金川市了。”
“林先生对我们香港是很了解的啦。”
“我们靠近大海,海鲜确实不缺,不过这一次我来就是想要回报一下金川市,而且想要长期采购一些内地的水产,增加一些我们公司的水产的品种。”
“靠海鲜,在香港有不少公司啦,我们是要做出不一样的才能活下去的啦。”
陈志朋推了推眼镜,身体微微前倾,笑道:“听梅园长说,林先生有一个河鲜养殖区,我想着有机会参观一下,我对你们的金鳟鱼比较感兴趣。你知道的啦,这是我们那边没有的,而且我前些年在金川市的时候吃过,味道确实不错的啦。”
“陈老板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你是想要将金鳟鱼引进香港市场,为你们公司提升竞争力,是这个意思吧?”
林阳听着陈志朋来的目的,心里一阵欣喜,这种送上门的订单必定是要拿下的。
现在入了冬,赶山的营生正在缩减。
支撑林阳经济,完成十万元户梦想的,目前这两个月主要靠的就是小空间的中药材种植和红山村的水产养殖。
要是能拿下陈志朋的这一个订单,以后水产养殖就能成为除了赶山和中药材之外,最重要的一个支柱。
这对他申请成立全国第一个“合作社”息息相关。
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谁知道陈志朋是不是那种贴牌的港商。
毕竟前两个月刚刚被民乐县抓了一个。
“林先生,我就是这个意思了。”
“而且我是带了诚意来的啦。”
就在此时,陈志朋竟然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了一份合同过来:“只要林先生你们家的金鳟鱼的品质不错,我们这两天就能签订合同,而且我们的需求量很大,保证会让林先生满意的。”
林阳翻开合同看了一眼,眼睛瞬间燃起了一道亮光:“这香港人做生意果然大气,这价格,就算是帝都也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