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立刻爆发了,甚至有一个抽出了刀,姚玉退后一步,假装着害怕,几声轻响,两个鬼子已经软倒了,赵会手快一把接住快要落地的指挥刀,侯展和夏荣架住那两个鬼子,拽住皮带,往街道深处走去,即使有人看见,还当是扶着喝醉的鬼子呢,到了秦淮河边,侯展身上拿过赵会手里的指挥刀,摔手就是两刀,硬是直接劈开了鬼子的胸膛,夏荣轻声说:“老表,这两鬼子身上没带手雷啊。”侯展思索了一下,直接飞起一脚,把一个鬼子尸体踢进了河里,夏荣和赵会见状更不犹豫,一人拎手一人拽腿,一把也甩进河里。不一会,侯展几人又到了街角处,遇到人少或者落单的鬼子,侯展他们一连干掉了4、5个鬼子,可能是鬼子晚上出来鬼混,除了手枪和指挥刀,居然都没有搜到手雷。姚玉拍了拍侯展,头一摆,侯展点点头,几人这才作罢。侯展带路,带着几人以小酒馆为中心,绕着街道走了两圈,又摸出一个小瓶子,把里面装的酒洒在四周,几人这才离开那里。
等回到了他们住的地方,才看见姚玉手里还攥着一把鬼子的指挥刀,“姚叔,你拿这破玩意干嘛?”夏荣性急,已经问了出来,“嘿嘿,你小子知道个p,”姚玉抬手把那把指挥刀放到灯下,“你们看,刀把上镶的是玉,刀穗里缠着金丝,从小酒馆里一出来,灯光照上面,都反着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这么一说,连侯展都好奇起来。
第一百二十九章 闹点动静
对于侯展这么快就回来了,苏副军长有点诧异,按照原先的安排,侯展在延安还要参加抗大的短期学习班,再加上路上往返的时间,能在三个月内赶回来,已经算快的了。侯展简单地向苏副军长汇报了在西安的事,苏副军长听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良久,才让侯展先休息一下,自己却转身出去了,侯展独自吃了警卫员送来的午饭,也没见到苏副军长回来。
饭后,侯展点燃一支烟,随着烟雾腾起,侯展也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侯展才些惊觉,李部长特地赶到西安见自己,只是说南方出了点事,可是又没告诉自己到底是哪方面出事,而且要派叶蕴丽回来,按说既然要配合自己工作,那么就该安排两人一起回来,却让两人各自赶路,甚至见面的时间都推迟了一个月,最主要的是见面的地点不是在宣州府这里,李部长还特意叮嘱侯展,暂时不要把叶蕴丽要回来工作的事告诉谭主任和军长,那么李部长说的出事是出在哪呢?是什么样的事呢?侯展看出来苏副军长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约莫又过了个把小时,苏副军长才匆匆忙忙地赶回来,看见侯展的那一刻,苏副军长难得的露出笑容,“侯展同志啊,你的任务完成的很不错!”接过侯展递过来的烟,又道:“李部长那边已经给你下达了新的任务,你以后会接受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双重任务,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以李部长那边的命令为准。”顿了顿,“我们这边还是我和你单线联系,那边是李部长和你单线联系。侯展同志,你觉得可以吗?”侯展掐灭手中的香烟,“军长,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获得的信息,我会如实上报给你们二位。”苏副军长再次看了看侯展,“好吧,你这次回去,要尽快把南京的事务安排好,后面的任务就全靠你自己了,”上前把手伸向侯展,侯展一把握住孙福军长的手,“保重!”两人同时开口。
侯展没有多做停留,直接赶往安庆府,上船时分已经过了晚饭的点,问过船老大,知道他们已经吃过了,侯展直接要船老大开船,船到江心,船老大进到船舱,递给侯展几个小窝头,“少爷,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到,只准备了几个窝头,给你垫吧垫吧!”侯展笑着谢谢船老大,掏出烟,递给船老大,告辞后,侯展自己燃起一支烟,他没有动窝头,倒不是嫌弃,而是暂时没有胃口,打开临江的小窗,侯展半靠在窗沿任由江风吹在脸上,直到夜深风吹在脸上已经有了寒意,这才关上窗户,就着茶水吃了船老大送来的窝头,倒头躺下时,侯展依然眉头紧锁着。
第二天下午,船到了南京,有了通行证,侯展很快就被允许上了岸,踏上码头的台阶,看见夏荣正冲着他使劲地挥手,侯展已经告知了夏荣,把赵会和姚玉都叫到了南京。小院里,林老师已经把茶水准备好了,等侯展和夏荣进来,林老师打声招呼就喊上刘静上街买菜去了,侯展见到姚玉,赶忙上前一步,喊了声“姚叔!”姚玉呵呵一笑,伸手在侯展肩上拍了几下,等几人坐下,侯展先给姚玉倒上茶水,才给自己也倒上,侯展对姚玉说:“姚叔,我到重庆,见到了我大和老丈人,”见姚玉没有其他表示,侯展继续道:“很快,我就要离开这里,”顿了一会,“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