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两世 > 第188章

第188章

不着家。

嫫嫫与田氏说“小郎君知道养家了。”

田氏听得直笑“忙活了那么久,就只得那么一箱大钱,能养得活什么?”都不够女儿马场那些马吃半月的。但心里也是欣慰。

到了三月便想他说亲。

正当头,宫里开始招女官了。

长公主到了年纪是要去封地的。身边不能没有人。

听寿太后的意思,长公主与幼帝一奶同胞,除了这两位公主一位皇子,先皇帝也没有别的子嗣。所以打算让长公主享亲王的待遇。

等去了封地,一应杂事都必得有人手,治地的家臣之中自然得有女子才方便,这些女子又必得是懂得俗务,懂得律法,知道如何治地的。不然怕长公主不谙世事,被外头行走的家臣蒙蔽。所以要招人来受教,再过几年陪长公主去治地。

这回却不从宫人里挑,毕竟宫人中多是粗使的,而打算从庶人里挑。

这件事,几位辅臣各执一辞,以为公主虽然是有封地,到底与亲王不同,自为女子都是娇养在宫中的,每年只受供奉,从来没有哪位公主真的去往封地主事的前例。

可这种事,到底也是皇家的家事。算不到国事里头。

就算是反对,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者,先皇帝的子嗣确实是单薄了些,谁也没想到他会死得这么早。何况除去幼帝,统共就只有两位公主了,于皇帝来说是至亲。

于是挑家臣的事还真提上了议程。本来只是内宫办,挑的虽然是并非家仆而是家臣,辅臣也只以为顶多有都城各家送来识字的下仆罢了。

却不料,公告发布出去,宫门第一天就堵了一堆人。越往后,人越多。除了都城周边的,还有从较远的地方赶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嫫嫫们压着,车上坐着各地来的小娘子们。车下跟着家仆,在宫门口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时不时还有吵闹起来的。或是家里父母追来了要把人拉回去,或是兄弟族亲。但到底是宫门口,不敢造次,说几句人不肯走,也没有办法。

说着官话在都城长成的小娘子们到没有这种困扰,好奇地看着操外地口音的人拉拉扯扯。

阿巧也在其中。她不穿女子襦裙,穿的是爽利的骑装。原本骑装是为了骑马方便才有的,可因为穿着便利,看着英姿飒爽,有先皇后和太后带头,这些年许多小娘子平常也爱穿。

阿巧与都城小娘子们一道说话,见有一个孤身来的小娘子被人拉得扑在地上,过去打抱不平“咱们是为公主尽忠来的,你这样不情愿,未必是对朝廷有甚么怨恨?”把人一下便说哑了。看看不远处的卫军,气呼呼就走了。人也不敢再拉。

把人扶了,都城的小娘子们便围来嘘寒问暖。一听家里是要拉她回去配个鳏夫,个个义愤填膺。拉着受了惊吓的外地小娘子与自己在一道呆着,免得那些人再趁着不备来拉人。七嘴八舌地给她出主意。

花样的年纪,凑在一起很快便熟悉起来。这里头有像阿巧这样在学馆识字的,也有在家里请了先生教学的。只因为宫里太后喜欢聪明识字有学问的,官家的小娘子没有不进学的,又因为这样,下头家境好些的但有条件,也要让女儿识几个字读些书

苏任进宫时看到门口那些人,也万分意外。

进去在宣室外遇到了几个辅臣,当先的关阁老脸色就不好,脸上还有一道血印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早来的走到苏任身边,小声说“关家小娘子非要去考。他说了几句重的,跟家里继室吵了起来。”看着血印子,大概不是吵那么简单了。关阁老那个继室都城就没有不知道的,那是个蛮横的主儿。时不时把关阁老骂得不敢回家。

看着外头这么大的架势,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便是想反悔也不能行。告示都盖了皇帝的印贴出去,总不好再反悔吧。朝令夕改,岂有信义。

结果内宫选人到比科举还早了几天。固然人是没有科举的多,但这势头已经够大的。街上到处都是神彩飞扬的小娘子。不管是参考的,还是上街看热闹的。

时不时有擦身而过的小娘子们带起阵阵香风,说的却是何种案例该当如何判决。争论个不休,又说,李氏书局出了什么书便是讲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