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755章 无畏擒龙(160)

第1755章 无畏擒龙(160)

同——与空间站守阵人的宇航服徽章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河道的堤坝突然传来崩裂声,裂出的缝隙里,有个穿宋代服饰的人影正在往堤砖里钻,钻到第七十三层时,突然从砖缝里扔出块碎片,标着“六百八十八”,形状与宋代的“水则碑”完全相同。碎片撞在我们的探照灯上,撞出的光斑里浮出些水文图:图中的河工正在往碑石里嵌碎片,嵌到第七十三块时,水则碑突然化作块青铜镜,镜里的水位线与我们现在的河道标尺完全重合——是所有治水人的血脉共鸣。

赵砚立刻用桐油在堤岸上补画了道镇镜印,油液接触堤砖的瞬间,突然在墙面燃起火焰,火焰里的根须正在寸寸断裂,断裂的碎片上,数字正在以每秒一块的速度减少,从“六百八十八”往“六百八十五”退,像被火焰吞噬的水网。但堤坝的裂缝越来越大,大到能看见河底的淤泥正在往下陷,陷出的泥沼里,镜根的根须己经跳到了“六百八十九”,形状与宋代的“斗门”完全相同——镜根正在用水利的闸口控制我们的退路。

“快上船!”胖子往乌篷船的方向喊,那里的船底有个暗舱,舱盖的形状与第六百八十块碎片完全相同,“是明代守阵人留的逃生通道,舱盖上的‘水’字是钥匙!”我掏出青铜残片往舱盖上按,暗舱“吱呀”声打开,舱里的隔板上,嵌着些清代的治水工具,工具的木柄上缠着半片麻布,布上的水纹与阿蛮银镯上的“蛮”字在火光里重合,重合的位置浮出块标着“六百九十”的碎片,形状与清代的“戽斗”完全相同。

暗舱的尽头,河道的龙首位置正在发光,光里的碎片数字己经减少到“五百五十”,离三百六十五只剩一百九十五块的距离。但龙首周围,镜根的根须正在织成张巨网,网的每个节点上都有个守阵人的影子正在挣扎,挣扎的姿势与我们在唐代公主墓里看到的完全相同。我往龙首里看,水镜正在河底的石函里闪烁,镜面的形状与整个江南的地脉水网完全相同——是所有水系镜阵的核心。

水镜接触青铜残片的瞬间,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金光里的所有碎片都开始颤抖,颤抖的频率与江南的漕运船歌完全相同,碎片上的数字己经减少到“五百三十”,离三百六十五只剩一百六十五块的距离。但河道的河底突然往下陷,陷出的深渊里,镜根的主根正在反扑,根须上的碎片数字己经跳到了“六百九十一”,形状与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网完全相同——镜根想把所有水系都变成它的养分来源。

深渊的底部,有个穿现代服饰的人影正在往主根里塞什么东西,塞进的位置正好是水镜的缺口。赵砚突然认出他的安全帽,“是水利站的老李!他上月在这附近巡堤失踪,原来是用自己当诱饵,让我们能顺利拿到水镜!”我往深渊里扔了把生石灰,粉末接触主根的瞬间,突然在黑暗里爆发出白光,白光里的老李正在往我们的方向挥手,他的手里举着块标着“六百九十二”的碎片,形状与现代的“水文监测仪”完全相同——是所有治水人的执念。

白光彻底笼罩河道时,我们坐在乌篷船的船头,手里的水镜己经变成块普通的宋代铜镜,镜里的我们正在往新的水系方向划,身后的石桥己经开满了青铜色的莲花,花瓣上的数字正在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往“六百九十三”跳动。远处的太湖方向传来低沉的涛声,与水镜的震动、破镜舟的金光、所有守阵人的心跳形成了共鸣,在江南的每条河道里,画出个巨大的圆,圆的边缘,有无数个新的碎片正在闪烁,像刚疏浚的河道,在六百九十二块碎片之外的无限可能里,继续生长。

离三百六十五只剩最后一百五十块碎片时,我摸着后颈的疤痕,那里的温度正在升高,像块浸在水里的青铜镜。赵砚突然指着铜镜里的倒影,“你看镜里的水系图,有个新的漩涡正在形成——在钱塘江口的位置,标着‘六百九十西’,形状与宋代的‘钱塘江大潮’完全相同!”

铜镜的光芒里,有个穿宋代服饰的人影正在往大潮里嵌碎片,嵌到第七十三块时,突然转身,往我们的方向鞠躬,他的蓑衣上,挂着块小小的碎片,标着“七十三”,形状与我们的青铜残片完全相同,旁边画着个箭头,指向东海的方向——那里的海浪正在隆起,隆起的浪涛里,有无数个新的碎片正在闪烁,像刚形成的沙洲,在六百九十西块碎片之外的无限可能里,继续生长,没有结尾,也永远不会有结尾。

钱塘江口的怒涛里,第七十三道潮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叠,堆叠的浪尖上泛着青灰色的光,光里的青铜碎片正在拼合,标着“六百九十西”的数字在涛声里发颤,形状与宋代《浪涛志》记载的“鬼王潮”完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