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虎脑的孩子吗?他父亲是去年从黄祖军中逃过来的,如今在学舍帮忙打杂。”
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先生是说,要给那些降卒一条生路?”
“不仅是降卒。” 苏羽望着远处的巢湖,“还有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公瑾可知,庐江有多少人家因为战乱而家破人亡?”
周瑜沉默片刻,忽然道:“先生放心,我会让吕蒙在巢湖沿岸建些村落,让那些百姓有个安身之所。”
苏羽点头,忽然想起荀彧刻 “守” 字时说的话:“守,不仅是守城,更是守心。” 他望着周瑜年轻的脸,忽然觉得,江东的未来或许真的有希望。
夜色渐深,城楼上的灯火摇曳不定。苏羽和周瑜并肩站着,望着远处的星空。那里有一颗亮星格外耀眼,像是尚书台的灯火。苏羽忽然想起荀彧,想起他在许都的烛火下批改文书的样子。他轻声道:“文若,你看,江东的星空也很美。”
周瑜似乎听见了他的话,忽然道:“先生若是想家了,便回去看看吧。”
苏羽摇头:“我答应过孩子们,要教他们读完《论语》。” 他忽然笑了,“再说,伯符和公瑾还需要我帮忙呢。”
周瑜也笑了,从怀里掏出一个酒囊:“先生尝尝,这是江东的好酒。”
苏羽接过酒囊,抿了一口。酒液醇厚而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整个身子。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第二天一早,苏羽刚到学舍,就看见孙策带着几个士兵在院子里劈柴。那个问 “不义必自毙” 的孩子正蹲在一旁,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
“先生来了。” 孙策放下斧头,擦了擦手上的汗,“我让后厨炖了羊肉汤,等会儿给孩子们端来。”
苏羽点头,走到孩子身边。只见他在地上画了一幅简陋的地图,上面标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江夏”、“巢湖”、“历阳”。
“你在画什么?” 苏羽笑着问。
孩子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先生,我长大了也要像孙将军和周将军一样,去打黄祖,为我爹爹报仇。”
苏羽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那个孩子的父亲 —— 一个沉默寡言的汉子,总是默默地在学舍里打杂,偶尔会望着远方发呆。他轻声道:“报仇固然重要,但守护更重要。你看,孙将军和周将军不仅要打敌人,还要保护我们这些百姓。”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又问道:“先生,什么是守护?”
苏羽想起荀彧刻的 “守” 字,想起城楼上的箭孔,想起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他轻声道:“守护就是,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面对危险,也要保护自己在乎的人。”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在地上画着。苏羽望着他稚嫩的脸庞,忽然觉得,自己的坚守是值得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庐江渐渐安定下来。周瑜在巢湖沿岸建了许多村落,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身之所。孙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好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治理地方上。
苏羽每天都在学舍里教孩子们读书,闲暇时会和孙策、周瑜一起讨论政务。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真诚的朋友。
这天,苏羽正在学舍里给孩子们讲《论语》,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出学舍,看见孙策和周瑜正带着一群士兵匆匆赶来。
“先生,黄祖那老贼又来犯境了。” 孙策一脸怒容,“这次他带了一万人马,扬言要踏平历阳。”
苏羽的心猛地一沉:“伯符打算如何应对?”
“我和公瑾已经商量好了。” 孙策道,“公瑾带五千人正面迎敌,我带五千人从侧翼包抄,定能一举击溃黄祖。”
苏羽点头:“此计甚好。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要小心黄祖的诡计。”
“先生放心。” 周瑜道,“我已经让吕蒙打探清楚了,黄祖的军队虽然人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孙策和周瑜带着士兵匆匆离去,苏羽站在学舍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远方。他忽然想起荀彧刻的 “守” 字,想起自己答应过孩子们要守护他们。他转身走进学舍,对孩子们道:“孩子们,孙将军和周将军要去打坏人了,我们在这里等他们凯旋。”
孩子们虽然害怕,但还是用力地点点头。苏羽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他们。
接下来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