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两宋传奇 > 第172章 齐鲁之行

第172章 齐鲁之行

几句,张叔夜依然缓不过神来,又恨恨的道:“如今皇上派梁方平前来镇压饥民,令人匪夷所思,可怜许多饥民,要颠沛流离,受苦受难了。这便是山东张万仙和河北高托山如今一呼百应的根源所在。”众人愣了愣,一言不发。张明远顿时悲从心来,心如刀割。

这日张叔夜设宴,走进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张叔夜介绍道:“明远、无极,你们看谁来了,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易安居士。”众人一怔,自然知道这易安居士便是李清照。

张明远看去,这李清照虽说人到中年,可却是通身的气度不凡,非寻常妇女。穿绿衣,光彩照人,优雅得体,落落大方,再看那眼眸,也是气度不凡,和善之极。

张叔夜道:“我听种溪说过,他妹妹种雪对夫人很是仰慕,自比京兆府李清照。小小年纪,也是对夫人佩服有佳。”

李清照笑道:“不敢当,我当年在东京,也对许多大才女尊崇万分。她们都不愿抛头露面罢了,我只不过太过招摇,你们见笑了。”

张明远一怔,心想,这李清照果然谦虚谨慎,便佩服道:“夫人此言差矣,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许多大才女为何默默无闻,并非他们不爱出风头,只是苦于没什么作品令人拍案叫绝。”

费无极道:“不错,我也想成为大文豪,但谈何容易。”

子午心想,见到大才女,定要套近乎,便道:“仰慕夫人很久了,没想到梦想成真,如今见到了,不可思议。”

余下也寻思,这眼前的妇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这女人可不简单,才华横溢,名扬天下,便道:“夫人的故乡在济南府么?”

普安道:“废话真多,世人皆知,何必多问。”武连道:“都说山东出人才,孔夫子、李清照,了不起。”

张叔夜道:“关中也出人才。”李清照道:“不错,周文王和秦始皇,汉武帝和苏武,颜真卿和杜牧。”

张明远道:“夫人何不说大唐女诗人薛涛呢?”

费无极道:“不错,薛涛也很有名,但大唐毕竟是男人的天下。要说大唐女人,也只能用武则天对付男人了。”

李清照道:“你们心知肚明,武则天让中原男人颜面扫地。”

张明远道:“想必后世提及大唐女人,首推武则天。提及我大宋女人,首推夫人。”费无极道:“其次莫非还有人?”

李清照道:“那自然,大唐有武则天和薛涛。”张叔夜道:“大宋便是李清照夫人和李师师了。”李清照摆了摆手,淡淡的道:“不是我瞧不起李师师,而是我不如她。”

张明远道:“此话怎讲?”子午道:“夫人是说,李师师可以见到皇上。”普安道:“莫非皇上不知道夫人?”余下道:“那不可能。”武连道:“不错,夫人出名很早,世人皆知。”

张明远见李清照一言不发,端起茶碗,便道:“你们都别说了。”费无极见李清照没喝茶,又一杯酒下了肚,便惊道:“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话间用手指了指自己和众人。李清照端详着绿色的酒杯,道:“沉醉不知归路。”众人破涕一笑。

子午道:“作词容易么?”李清照道:“容易。”普安道:“作词很难么?”李清照道:“很难。”

余下挠了挠后脑勺,问道:“夫人说的,为何我听不懂。”李清照道:“这话再简单不过了。”武连追问道:“夫人请赐教。”

李清照道:“作词用心用情,便容易。作词容易,做出极品却难上加难。”张叔夜道:“我爱作诗,不擅长作词。”

李清照道:“作词可以唱歌。作诗可并不容易,我以前也尝试过作诗,但总觉得作词用来排忧解难,恰到好处。”

费无极道:“到了济南府,如若不逛一逛岂不辜负了这济南府的盛情相邀。”张明远道:“还望大人与夫人一同前往,不知意下如何?”

张叔夜和李清照面面相觑,点了点头,答应下来。道:“好,一同前往。”

下午时分,在张叔夜和李清照的引领下,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游览了大明湖、千佛山和趵突泉。一路上,众人谈笑风生,更相和睦。李清照带着面纱斗笠,张叔夜引众前行,张明远和费无极四处去看,子午四人追逐打闹,好似孩子一般。

大明湖果然名不虚传,风景秀丽,如诗如画。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那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若隐若现。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这大明湖称之为历水陂,唐时又称莲子湖。曾巩称为西湖或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