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两宋传奇 > 第98章 奉旨行事

第98章 奉旨行事

,说他献出先天图、无极图、太极图后,保举他做秦风永兴节度使。这件事老夫如何会忘,只是皇上不答应,我等也束手无策。大宋西军中种家军算是首屈一指,如若让种师道掌控秦风路和永兴军路,那还了得。种师道如若尾大不掉,岂不威胁朝廷?就算种师道不会,难保他手下不会纵勇。如此好比太祖陈桥驿之事,如之奈何?”想到此处,一言不发。宇文虚中见状也一声不吭,静观其变。

费无极见童贯若有所思,便给普安使个眼色。普安会意之际,笑道:“童大人,晚辈素知如今这节度使虽说名声显赫,尊贵一时,可大宋西军还是掌握在皇上手中,皇上又让大人统领,如此看来。西军想尾大不掉,也万万不能。再说西军皆忠君爱国,何来尾大不掉之说。”

童贯听了这话,不觉愣了愣,没曾料想这普安年纪轻轻居然猜透本官心思,着实一身冷汗。

武连道:“童大人当年在关中督战,让党项人闻风丧胆。可有此事?我年纪小,道听途说了不少,还望大人赐教。”

童贯摆了摆手,笑道:“陈年旧事,不值一提。”

余下道:“听说童大人征讨方腊,不费吹灰之力。”

童贯道:“那是自然,官军一到,方腊余孽便四处逃窜。本官引众,围追堵截。剿灭方腊,此乃小菜一碟。”

子午道:“如今开胃大餐,迫在眉睫。”

童贯道:“不错,横扫西夏和剿灭方腊,乃是萤火之光。这收复幽云十六州,实乃皓月之明。”

费无极道:“听说天祚帝如今抱头鼠窜,闻风丧胆,听到金军,如惊弓之鸟。”

张明远道:“辽国天祚帝很有可能会去求助西夏乾顺。”

童贯冷笑道:“天祚帝那厮,乃丧家之犬。等我大军攻克幽州和云州后,必要生擒此贼。”

张明远道:“为何如此?”费无极道:“莫非童大人对天祚帝恨之入骨不成?”

童贯咬牙切齿道:“这匹夫当年曾当面羞辱于我,此恨焉能不报?”不觉握得拳头咯咯作响。

子午等人意欲追问下去,张明远使个眼色,他们才低下头,默然不语。童贯依然义愤填膺,怒不可止。

宇文虚中再三劝慰,童贯依然闷闷不乐。原来童贯多年以前出使辽国时天祚帝说,大宋无人,派个宦官来,童贯听了这话,由此生恨,多年不曾忘却。

不几日,宋徽宗又调兵遣将,让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种师道的副手,称之为副都统制。这美其名曰好帮手,可种师道心知肚明,这便是朝廷害怕自己大权在握,故而派人来分权罢了。从宋太祖到宋英宗,从宋神宗到宋哲宗,历来如此。宋徽宗自然也继承了列祖列宗的传统。

童贯带着宇文虚中、王禀、杨可世、张明远等人到高阳关路地界后,大宋宣抚司就偷偷向辽国境内揭榜示众。那辽国境内的汉人驻足围观,榜文曰:

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 比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 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 惟在勉力,同心背虏,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应契丹自来一切横敛悉皆除去。虽大兵入界,凡所须粮草及车牛脚价并不令燕人出备,仍免二年税赋。

当日回到太原府,张明远等人在城里客栈中商议童贯发榜之事。

费无极冷笑道:“好个洋洋洒洒的榜文,这言语之间颇有忧国忧民之情,不过皆是一派胡言。我想问童贯老儿,人家辽国会理会你么?简直大言不惭,可笑之极!”

张明远气道:“大军征战,莫非真的会不战而屈人之兵?我看绝无可能,实乃笑话,天大的笑话。这榜文的最后一段,可把皇上和童贯的心态暴露无遗了,居然说什么‘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岂有此理?”

子午道:“这话真可笑,就是说,朝廷已命令将士不得杀戮辽国一个人,如有违犯,就要军法严惩。这分明是在做蠢事,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么?”

普安道:“既然是打仗,怎可能不杀人?我猜皇上指的是不杀一个老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