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的确小瞧他了,总觉得辽国地域广大,想攻城掠地,并不容易。没想到金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朱勔道:“此番伐辽,军耗巨大,还要举国之力,方可支撑。”李邦彦道:“只恨方腊贼寇犯上作乱,偏偏把江南搞的乌烟瘴气。”童贯道:“可不是,朝廷赋税过半皆来自江南,尤其苏杭一代。”
高俅道:“方腊造祸,导致百万生灵涂炭,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此贼罪孽深重,人神共愤,其罪当诛。”
宋徽宗道:“方腊之事,暂且告一段落。虽说江南遭遇浩劫,可我大宋国力雄厚,武力充沛。成都府和京兆府,还有泉州、雄州,赋税大可支撑此番北伐。”
童贯道:“不错,陛下所言极是。成都府与大理国接壤,大理人到成都府做买卖,也交税。京兆府有不少西域商人,赋税绰绰有余。”
高俅道:“泉州的海船,雄州的马队,银子钱源源不断。再过几年,方腊造祸就慢慢愈合了。”
宋徽宗道:“收复幽云十六州,乃我大宋梦寐以求之事。尔等要竭尽全力,不可怠慢。”
正在此时,蔡攸进来道:“陛下,微臣从泉州归来,赋税都征调进京了,随时听候调用。”
宋徽宗喜道:“童爱卿,朕命你统率十万大军北上巡边,你就择日启程,赶赴太原府和雄州,替朕分忧,意下如何?”话虽如此,可眼神依然忧心忡忡。
童贯见状,便安慰宋徽宗,掷地有声之际,信誓旦旦道:“敢不尽心竭力、全始全终。必当鞠躬尽瘁,为国尽忠,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不是微臣夸下海口,等我王师一到,幽云汉民,必会箪食壶浆,夹道欢迎。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是再好不过了。”
宋徽宗喜乐无比,众人随声附和,又是歌功颂德,尽皆争先恐后,在宋徽宗跟前夸夸其谈,大表忠心。
被宋徽宗勒令辞官的蔡京得知童贯加官进爵的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咳嗽不止。蔡攸却在自己家中请了巫师做法诅咒蔡京早死。蔡京的耳目众多,得知不孝子蔡攸如此,蔡京便一病不起,老泪纵横之际,眼睛越来越模糊,说话也含糊不清,一个月内暴瘦开来。
巴结蔡京的地方官,眼下只好见风使舵,纷纷将礼品送到童贯府邸去了。登门求见童贯的官员,络绎不绝。
夜深人静之时,都在小巷子里排队等候。童贯为了掩人耳目,便租了酒家,让外地官员住店等候他的接见。见到地方官时,童贯故作姿态,严词拒绝。但地方官将礼品放下,童贯便喜得眉开眼笑,夜不能寐。
这日,宋徽宗单独召见张明远抵达延福宫,见到张明远,便笑道:“明远,你那日早早离开了大庆殿,朕心中很是挂念。剿灭了方腊,朕心中大喜,黎民百姓也欢呼雀跃,总算太平有望了。你却闷闷不乐,不知为何?你与朕乃是情同手足,但说无妨。”
张明远道:“陛下,在您意欲派我前往江南征方腊之前,我便说了。对付党项人和契丹人,我义无反顾,心甘情愿。但对大宋子民痛下杀手,我于心不忍。”
宋徽宗愣了愣,黯然神伤,叹息道:“朕知道,你不必说了。还记得你那一次也说过,收复幽云十六州,你和无极会竭尽全力,是也不是?”
张明远点了点头,缓缓道:“陛下,我自然不会食言,自当信守诺言,为国为民,驰骋疆场,鞠躬尽瘁,在所不辞。”
宋徽宗拉着张明远的手深情叮嘱道:“明远,大军即将开拔,北上伐辽迫在眉睫,此番收复幽云十六州易如反掌。你可要替朕分忧才是。据探,辽国天祚帝逃入了夹山那深山老林,如惊弓之鸟。耶律淳又年老体衰,孤掌难鸣,幽州城唾手可得。如此天赐良机,难能可贵。如若错失良机,岂不是大大的遗憾?‘海上之盟’早已板上钉钉,如若不是方腊造反,耽误了时辰,幽云十六州早就回归我大宋了。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宋,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若让女真人攻占了幽云十六州,便后悔莫及。”
张明远听了这话,也是喜出望外,笑道:“原来如此,便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转念一想,又担惊受怕道:“不过我听说耶律淳手下也是精兵强将,岂不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宋徽宗一脸不悦,叹了口气,缓缓道:“莫非我大宋是马,辽国如骆驼?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岂不可笑?明远不可孩子气。”见张明远面露难色,又强颜欢笑一番。
张明远道:“耶律淳定会做困兽之斗,对我大宋是收复失地,可对辽国来说,便是保家卫国的头等大事。他们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