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两宋传奇 > 第70章 难舍难分

第70章 难舍难分

此就麻烦了。”

张明远神情肃穆,笑道:“无极,你这般说,岂不令人笑话,记住,终南山永远是你的家。还记得么?你说的,回到终南山,就是回家了。”

扁头道:“虽说舍不得你离开俺们,可你也要自立门户,是也不是?谁让你长大了呢?”

阿长道:“看看江湖各大门派,年纪轻轻就自成一派。你想必有些羡慕嫉妒也未可知。既然机会来了,就抓住好了。”拍了拍费无极的肩膀。

费无极纳闷道:“机会?我还要在终南山守孝三年,青城山上我会派人看管,代行掌门人职责。如若不为师父守孝三年,心里何安?”

张明远问道:“那你爹怎么办?难道不为自己的爹守孝三年么?”

阿长出起主意道:“你还不如就在青城山,把师父的遗物带走一件,做个念想,在青城山上,为师父和你爹,一起守孝三年,有何不可?”

扁头介绍道:“一派胡言,为两个人守孝三年,岂有此理?俺觉得不太好,两个人都不高兴,因为这守孝三年,要虔诚为一人。”

阿长反驳道:“你才一派胡言。苏东坡儿子当年为何为父母守孝三年,也是两个人?”

扁头辩解道:“一派胡言,种浩父母是两口子。莫非师父与费无天,也是两口子?”

张明远破涕一笑,缓缓道:“你们两个人如何又信口开河。”

费无极挠了挠后脑勺,叹道:“不必如此,你们两个人何必都一派胡言。”

扁头歪着脑袋道:“什么?”阿长一怔,纳罕道:“但说无妨?”扁头附和道:“何出此言?”阿长摇摇头,笑道:“此为何意?”

张明远道:“说起孝道,想必太祖皇帝也是我等楷模。”

费无极道:“所言极是,太祖对杜太后的孝道,世人皆知。这西夏乾顺还为他母后造甘州卧佛寺大佛,也算极其孝顺了。不过世人皆知,乾顺的母后小梁太后,也是契丹人鸩杀,恐怕乾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众人听了默然不语。

扁头念念有词,叹道:“俺知道,有一句话叫做,‘谁言寸草心’!”阿长挠了挠后脑勺,一瞬间死活想不起来,苦笑道:“下一句叫做什么来着?”扁头冥思苦想,装傻充愣道:“叫做,‘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是也不是?”

阿长猛然拍下自己的脑门,叫道:“世人皆知,叫做‘报得三春晖’!”喜笑颜开,想起来了。

费无极深情道:“唐诗就是牛气冲天,我们以后说什么都要引经据典,往往张口闭口,离不开唐诗,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大唐之诗,犹如皓月当空,自然光芒万丈。我看和唐诗分庭抗礼者,非我宋词莫属。后人如若评论周秦汉唐,都会对唐诗念念不忘,便是张口即来,喜欢的不得了。如若评论我大宋,自然不可少了宋词。”

张明远道:“这有什么,难道唐诗不好么?唐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要数白乐天的诗歌最通俗易懂了,世人皆知白乐天每每作诗,总要拿给老婆婆读读看,如若明白了,白乐天才觉得这诗歌作的就很好。如此体察民情,深入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中去创作,才算得上大师风范。如若关在书房里读些引经据典的东西,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鹤立鸡群了。虽说高雅的不得了,可令人看不懂,猜不透,只能束之高阁,敬而远之,有什么意思?这般创作反没意思,既浪费时间,也自寻烦恼。如今我大宋许多文人墨客,只知炫耀些辞藻,却不知用心用情,如何会有大作横空出世?想必他们只知勾心斗角,一派胡言。文坛泰斗的名头,想必也是沽名钓誉,自以为是了。如若不靠作品加持,文人墨客便是一无是处,自惭形秽。”

扁头道:“明远此番高论,妙不可言,俺甘拜下风。”

阿长道:“可惜,苏东坡作古了,如若不然,明远与苏东坡谈笑风生,想必定会成为大宋文坛一件大事。”

张明远笑道:“想必苏东坡最厌恶谈及此事,苏东坡的文章,都是取材芸芸众生,有着清风明月,青山绿水,带着春夏秋冬,万物枯荣,世间轮回,天地日月星辰。他实乃得道中人,早已超凡脱俗,羽化登仙。要说大唐诗仙太白,到了我大宋,必要说大宋词仙东坡了。”众人会心一笑,深以为然。

费无极笑出声来,喜道:“看看你们,说这么多,好似废话连篇。还是做好自己罢了,何必自寻烦恼。我觉得师父和我爹都是顶天立地的真汉子,要向他们致敬才是。”顿时神情肃穆。

张明远若有所思,安抚道:“这便很好,既然你想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