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两宋传奇 > 第54章 延福神宫

第54章 延福神宫

在前,众人且走且看,问东问西,看前看后,目不暇接。大殿有延福、蕊珠。东旁的殿有移清、会宁、成平、睿谟、凝和、昆玉、群玉。阁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保、铅英、云锦、兰薰、摘玉。西侧的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琼华、绿绮、瑶碧、清荫、秋香、从玉、扶玉、绛云。

在会宁殿之北,有一座用石头叠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为翠微殿、云归亭、层亭。在凝和殿附近,有两座小阁,名曰玉英、玉涧。背靠城墙处,筑有一个小土坡,上植杏树,名为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宫有右侧为宴春阁,旁有一个小圆池,架石为亭,名为飞华。

又有一个凿开泉眼扩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于堤上架一道粱入于湖水,粱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由此到西边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令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雕梁画栋,仿若神仙天宫一般,妙不可言。

段和誉放眼一看,那风景如画,映入眼帘,口中不由自主就赞道:“果然如临仙境,令人叹为观止。”

张明远不看眼前景致,只听名字就觉得不可思议,便惊叹道:“不错,这名字取得无出其右,不知何人取名,如此典雅,令人愧不能及。”宋徽宗笑而不语。

费无极道:“莫非陛下取的名字不成?”

宋徽宗笑道:“不错,正是寡人所取的名字,如若让童贯五个去取名,怕俗不堪耐。让蔡太师取名,他又再三推辞,故而寡人只好献丑了。”

种浩寻思道:“这延福宫重修的如此富丽堂皇,定要花费不少银子钱,圣上居然说花不了几个钱?如若这些钱用在西军,怕是好几年都绰绰有余。禁军如此庞大,军饷却迟迟不见足额发放,皇上却醉死梦生的大兴土木,为了爱慕虚荣,便要劳民伤财,实在匪夷所思。”想到这里,叹道:“这延福宫的重修,一定并不容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石一花,都是精挑细选。雕梁画栋想必也出自不少能工巧匠之手。如此奇思妙想也要费一番周折,很伤脑筋。末将对此深表钦佩。”

宋徽宗笑道:“都是蔡太师和童枢密他们那五个爱卿的功劳,还有高爱卿的殿帅府也劳苦功高。朕只不过随口一说,他们便信以为真。高爱卿派禁军中的能工巧匠修建,自然更上一层楼。朕起先也反对禁军士卒参与其中,就怕耽误他们练兵备战,但蔡太师说,有西军镇守边关,并无忧患。况且宋辽两国又有澶渊之盟,北方并无战事,不必杞人忧天。与其拿这些钱白养那些雄州和太原府的士卒,莫如拿出来一部分重修延福宫,营建艮岳。朕也见如此大兴土木,恐不适宜,但蔡太师和童枢密说,辽国和西夏的皇宫大殿,都比我大宋富丽堂皇,还有徐兢出使高丽国归来,也说,高丽国的王宫大殿绝对富丽堂皇。如若大宋没有个富丽堂皇的宫殿,便要被人耻笑。你们也在大庆殿听到高丽国金富轼说过了,不是么?他们居然嘲笑我大宋皇宫大殿太也‘寒酸’,岂有此理?以后朕在延福宫接见他们,看他们还说什么风凉话?等艮岳大功告成,朕带着列国使节去逛一逛,他们便会目瞪口呆,自然不会再冷嘲热讽我大宋皇宫大殿太也‘寒酸’,如此也算不世之功,朕便无愧列祖列宗,也对得起黎民百姓了。”众人默然不语,低下头去。

宋徽宗指着前面那气势恢宏的城墙,缓缓介绍道:“这‘延福五位’早已建好,但还有空地,闲着也是着,故而蔡太师建议又在延福宫后跨旧城修筑,号‘延福第六位’。高爱卿又把旧城濠外之地疏浚为河,朕赐名景龙江,一会我等去看看也好。”随即引众前往,众人抵达,只见碧波荡漾,绿树成荫。

宋徽宗喜道:“这水中可泛小舟。一叶扁舟,橹声汩汩,别有一番情趣。沿景龙江两岸种植一些奇花珍木,每逢夏秋之际,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落英缤纷,流水潺潺,置身其中,恍若仙境。岂不更上一层楼?”随即在前一一指上一指,众人莫不叹为观止,不觉清风徐来,神清气爽。

一个个来到岸边,蹲下身来,用手轻轻划动那碧水,果然凉爽。宋徽宗见水中游鱼游来游去,顿时笑出声来。

张明远坐在那岸边小亭里的石凳上,叹道:“陛下,我等出使西夏,见那乾顺也是个仁主,他励精图治,很有一番作为,好比大唐的一个皇帝。”

宋徽宗一怔,问道:“像谁,但说无妨。”放下茶杯,抿了抿嘴错。

费无极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