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留下的另一张底牌。
国运不崩,帝京难撼。
而且太祖在坐化的时候,将他一身之力,凝聚为一股最后的力量,留给了楚峰。
无论是宁王,还是天下强者,都忌惮太祖,就怕他留下了什么拼命,足以将他们带走的力量。
除了这些,还有明面上的底牌。
当年太祖曾在东海,镇压降服一头恐怖大妖,为大夏的镇国神兽。
但一些底牌,都难以脱离帝京之地。
此刻。
他的目光也在朝臣中扫过。
帝京还算稳定。
最不稳定的还是外界州府的封疆大吏和诸将了。
“谢陛下。”群臣起身。
“当年晋皇朝,就有八王之乱,自相残杀,而让国力衰弱,最终控制不了局面,让诸胡蛮夷进了神州,造成诸胡之乱,残杀奴役神州子民。”
“往后天下数万年,窃取中原之力,诸胡蛮夷愈发强大,也正是太祖定鼎乾坤,重还这朗朗乾坤。”
“而今现在,晋之八王之乱,竟也在我大夏上演,那宁王正是我大夏的罪人啊。”
“而那大晋,谁不唾骂,如果八王之乱造成的恶果在我大夏被复制,我等亦是罪人,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与那大晋又有何区别,也会被后世人唾骂!”
“而那些海外诸宗以及世家豪族,趁神州混乱,正魔交织,诸胡蛮夷横行,想要暗中操纵皇权,当年太祖将他们镇杀驱逐,只能躲藏在海外诸岛,对我大夏也都痛恨无比,也都想要再回神州,再乱天下。”
“我大夏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一些臣子纷纷开言,激奋无比。
楚峰没有制止他们的愤怒发言。
朝廷上,忠君爱国者还是很多的。
现在的天下,也是皇权为尊。
而晋之八王,造成的恶果,他也从这个世界的史书上有了一定了解。
诸胡蛮夷做大,和晋之八王有巨大的关系。
“乾州之危,诸位爱卿已经知晓,朕就不再多说。”
楚峰高高俯瞰着群臣,虽然皇帝的宝座让他激动,但面容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接着道:“诸位爱卿,认为当如何抵挡宁王叛军。”
“宁王狼子野心,竟敢起兵谋反,要当那最大的罪人,什么清君侧,离间我等君臣之心,在臣看来,他才是那奸逆,这是公然违抗太祖遗诏,实为大不逆,乾州之地太过重要,绝不能让宁王夺取。”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当即走出:“陛下,臣认为,必须化解乾州之危机啊!”
从记忆中,楚峰知晓此人叫做周昆,为御史大夫。
“周大人,宁王目的昭然若之,围乾州但不急于彻底拿下,否则乾州早就丢失,故意这般,目的正是让我朝廷大军,与他在乾州决战,放弃帝京地利,那里就是个陷阱。”
也有人皱着眉头道。
一些人怕大军到了乾州,再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这种情况,出现多次。
对于宁王用兵之厉害。
他们早就领教过了。
而宁王也被称之为有太祖之风。
而且,当前的敌人也不只有一个宁王。
其他的藩王,又怎么愿意看到宁王当这皇帝。
“但就算如此,但乾州也不能不救啊,不然乾州一丢,我等只能与宁王决战于帝京,那时太被动!”
周昆大声道。
“乾州不可不救,朕已有打算。”
楚峰道:“以常国公为大将军,从五军营中抽调大军即刻驰援乾州,给予各地勤王大军反应时间。”
“臣领旨!”
常宇上前一步。
“诸位爱卿,与朕坐镇帝京,等待消息。”楚峰再道。
“果然...”
群臣心中一动。
如同他们预料,陛下只能以常国公为主帅,而调动五军营也在他们的预计中。
陛下有五军营。
同样在宁王麾下,也有彪悍的三卫大军。
宁王三卫。
北地军,天宁军,飞羽军。
以最凶猛彪悍的士卒组成,常年与北渊以及诸多杂胡大战,战力非常强大。
现在也唯有五军营才能实力和忠心,去与宁王三卫正面开战。
“陛下英明!”
对于楚峰的决断,他们并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