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八百六十二章 犯大明江山的,一定讨回公道

第八百六十二章 犯大明江山的,一定讨回公道

一片。

这一天,再也没人提及朱祁镇的名字,彼此心照不宣。

朱祁钰抬手说道:“众位大臣请起。”

听了这话,大伙儿才陆续起身,跪了这么久,脚都已经麻木了。

可登基只是起点,真正的麻烦一个接一个来了:远在北方的朱祁镇该如何处理?钱皇后该怎么安置?还有孙太后如何安排?这些,才刚是麻烦的开始。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量。至于更改年号之类的事务,自然有阁臣和礼部去负责操办。

“兴安。”

朱祁钰开口叫道。

“微臣在!”

兴安应声站出来,垂着头毕恭毕敬地等候。

“你去安排,派人控制住鸿胪寺,没有我亲自下令,谁都不得出入。”

此刻的朱祁钰才真正掌握了话事权,他说的话就是天意。

他坐的位子是否稳当?

恐怕无人再敢质疑他的继位合法性。

这不是强求来的,是老百姓认同,群臣主动推举的结果。普天下还有比这个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吗?

“微臣遵命。”

兴安领命离场。

“卢忠,既然天命已定,立刻通知各地边镇军民:百姓、皇族、公侯、驸马、伯爵以及朝廷所有官员都要明白这个变动。”

朱祁钰叫到卢忠,紧接着补充道。

“末将接受指令。”

卢忠拱手领命后,立即出发办事。

“父老乡亲们,”待卢忠一走,朱祁钰向京城的老百姓喊话:“敌人胆敢随意入侵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士兵百姓。今天我在这里郑重立誓:凡是来侵犯大明江山的,一定讨回公道,以血还血!”

“还他们血债!”

“用血来还!”

愤怒的群众挥拳高呼,响彻四周,整个京城都能听见这震天呐喊。

自明朝建国以来,与北元之间的较量,从没有经历过土木堡那种耻辱。

这一战之败,是多少将士百姓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才换取的惨痛教训,血流成河的记忆还清晰深刻,也正是这样的沉冤才换来当下的万众一心。

那个曾经尊贵的人,如今却只配“叩关叫门”。

九月初,秋意渐浓,天色微微凉。

人群渐渐散去,说笑声还在耳边盘旋,可在这喧闹中,却只有一个人沉浸在冷清的世界。

热闹过去,终究还是要回到琐碎、平静的日子里来。

朱祁钰迈步往郕王府去,身后还跟了许多朝中官员。但能进府的毕竟不多——那门槛儿摆在那里,不是随便什么大臣都能迈进来的,即便身居内阁高位,没资格也只能停在门外。

王府大厅内,坐上主位的是朱祁钰,围在身边的都是一等一的关键人物。

刚刚落座、茶才刚端上来,朱祁钰便开了口,说:

“刚才那些话在人多的地方不方便讲,现在该谈谈了。”

还能是为了谁?还不是那个朱祁镇!

他如今虽非皇上,但旧规还在——避讳的事儿,仍得留几分面子。因此谁也不敢率先开口评论,就连递茶的小吏都小心翼翼,怕搅了场上的寂静。

“既然都没什么要讲的,”见众人无动于衷,朱祁钰淡声道,“那今天就算什么都没发生吧。兵部、户部、吏部留下,其他大臣都请先回。”

听他说完,在座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稍作停顿后未被留下的便纷纷起身,未再端茶,一声不响地退出了大殿,陆续走出了郕王府。

最后厅里仅剩几位要人:户部尚书陈循、兵部尚书于谦同时兼任五军都督,吏部尚书王直,再加上如石亨之类的武将统帅。

屋里一静,气氛就变了,仿佛一根弦被悄然拉紧。

还没来得及有人去碰那茶碗,朱祁钰再度发问:“听说我大哥在瓦剌娶亲,还成了也先的妹夫。这样门亲事,诸位觉得,这聘礼我们该不该出?”

听他这般发问,于谦立即皱眉回应道:“瓦剌本是蛮族,此等小伎俩不必理会。臣认为无需送去这份聘礼。”

“这显然是也先搞出来的手段。”王直接腔附和,“借以挑拨皇室和朝廷,殿下理当深思熟虑再作决定。”

朱祁钰肩上压担不小。他虽刚登帝位不久,但身边布满了心腹亲信,掌控朝中上下大小要职已是自然。

“照王尚书之言,我还非给礼不行?”他接着又问道。

虽然名义上他还未曾正式告祭宗庙,在法理上还未能全名号称皇帝,但在政令推行上却已经像守丧继承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