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盟友抢钱抢粮抢人,打仗却总是落在后面,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堂堂黄金家族,长生天之下的第一家族,竟然对大明卑躬屈膝,几千匹战马,说送就送!”
“恨兀良哈不守信用,撕毁盟约,投靠大明,企图再次引发草原内斗!”
“无休无止,无休无止啊!”
也先眼前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
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倒霉、够绝望了。
殊不知……
其实他根本还没看到自己更倒霉的地方。
早在兀良哈和元裕回信之前,杨洪组建的夜不收部队,决定来个,打算潜入瓦剌大本营搞刺杀。
割两个高层权贵的脑袋回去,再不济也得是两个高层权贵的脑袋,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丰厚的赏金报酬。
在内鬼的帮助下,夜不收小队七人换上了胡人贵族的服装,光明正大地走在大本营的路上。
他们要令牌有令牌,要衣服有衣服,甚至还会说胡人语言,口音也很少,基本听不出来。
要里子有里子,要面子有面子,要嘴皮子有嘴皮子,硬生生把这次渗透行动搞得轻松自如,仿佛是在出城郊游一样。
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了也先的大帐周围,灵机一动。
“奶奶的,要是能把那个国师的脑袋割下来带回去,岂不是能封官加爵?要是是个世袭的爵位,不仅咱们发财了,连咱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发啊!”
“来了都来了,不试试就走,多亏啊。”
几个人面面相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毫不犹豫地决定试一试。
根据事先拿到的布防图,他们小心翼翼地潜入到帐篷旁边,正准备刺杀,却发现帐篷里的人不少。
瓦剌的高层权贵,怎么都聚在这里打牌?
这下子,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们在商量大事。
见事情已经不可能成功,夜不收果断取消刺杀计划,改为窃取重要情报……
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之下。
原本打算刺杀国师也先的夜不收七人小队,竟然全程旁听了一场会议。
可惜内容太多,最后能记下来的也就只有个大概。
但即便如此,这份情报也极为珍贵。
众人见好就收,反正眼下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如赶紧把情报送回去,这也算是一大功劳。
于是,他们像幽灵一样来了,又像幽灵一样走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杨洪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把夜不收小队的七个人叫来,同时通知了高层将领,在勘舆图附近集合。
犹豫了一下,还是派人去通知了镇守太监和督抚文官。
大明的边军体系,权力结构非常复杂。
从名义上来说,身为宣府总兵官、侯爵的杨洪,拥有最高的领导权,没人能与他竞争,整个宣府都是他说了算。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平时,宣府确实是杨洪说了算,可一旦杨洪做出危害大明的事情,整支边军就会瞬间分裂成无数部分,然后再重新聚合为三股大势力。
杨洪率领一支,督抚文官率领一支,镇守太监率领一支。
这才是宣府实际的权力结构。督抚文官、镇守太监、武将首领三方相互监督,相互牵制。
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督抚文官背后站着的是文官集团,太监背后是宦官集团,而皇帝则是最顶层的存在。武将则以勋贵为主,也是皇帝的直接力量。
三方合作,宣府的边军才能成为无敌之师,就像现在这样。
一旦三方意见不合,甚至产生激烈冲突,宣府立刻就会爆发内讧。
这就是皇帝用来控制边军所采取的手段之一。
曾经的宣府镇守太监,在上一任大明皇帝、著名的土木堡战神、大明堡宗朱祁镇的带领下,公开倒卖军械,靠资敌大发横财。
后来新皇上台,朱钰眼里揉不得沙子,更别说臭狗屎了,直接让锦衣卫从上到下杀了个血流成河。
这位镇守太监,想要逃跑,但没跑多远就被抓住了,随后被送进了锦衣卫的牢狱。在朱钰的授意下,事情被紧急处理,没过多久就被砍了头。
现任的镇守太监,是兴安身边的心腹,是大明的亲信。
他的作风与前任截然不同。
不仅守法守纪,还随军操练,和士兵们打成一片。
甚至不收贿赂,拒绝行贿,为人正直,让人惊讶不已,简直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大明的太监。
上行下效,不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