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他更是直接吓了一大跳。
原来,那个被自己惩治了周王的世子,在京城连吓带病,已经死了。
周王朱有炖就这么一个儿子,听闻此事之后,不久便也薨了。
如今继承周王的是第一代周王朱楠的第四个儿子朱有憔。
此人一向深居简出,性情倒是稳妥,低调,柔弱,喜爱医学。
每日喜欢与一些士子,坐而论道,研究医学。
对于周王一系的皇家子弟,约束甚少,以至于周王一脉的子弟,在汴梁开始横行不法。
要知道第一代周王朱棣,可是有十七个儿子。
仅仅才过数十年的时间,如今周王一脉,已经达到了二百余人。
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多如牛毛。
若是再加上一些朱家女眷的子弟,可以说,汴梁城周围数郡,有皇族血脉的皇亲国戚,多达八百余人。
可以说,周围的每个郡,都有郡王,每个县都有诸多的镇国,辅国,奉国将军和中尉。
如此多的皇亲,周王朱有憔约束稍松,他们就开始横行不法。
“这才仅仅过了数十年时间,周王一脉,竟达到了如此规模的数量。”
“这简直是太可怕了。”几个阁老神色也是大变。要知道这些多如牛毛的郡王,各种镇国将军,中尉,他们可是不事生产的。
只靠那些俸禄,恐怕很难满足他们的欲望。
如此一来,他们就仗着自己的身份,开始兼并土地,抢夺各种营生,来满足他们奢华无度的生活。
哪怕锦衣卫不去调查,朱祁钰也能想象得到这些皇家子弟,在地方上是多么的无法无天。
“汴梁城,曾经大宋的故都,辉煌一时。诸卿随朕去瞧瞧吧。”
朱祁钰虽然语气平和,但任谁都看出了这位天子眼中的杀意了。
看来此次,周王一脉的子弟,要遭殃了。
当汴梁城的周王朱有憔得知,天子停船靠岸要驾临汴梁的时候,他终于慌了。
他本是一个低调,软弱的郡王。
可惜,这王位意外落到他的头上,他也只能接受了。
但他在诸多郡王里,一向有老好人之称,性子极为和善。
所以,哪怕是成为了周王,各地的郡王,将军,中尉,也都是对他少有畏惧。
周王朱有憔也未尝不知道周王一脉子弟的胡作非为。
但他刚继承王位不久,又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软弱性子,所带来的后果了。
那就是引来了大明的天子。
他的哥哥朱有炖,侄儿,都是在这位天子的威吓下毙命的。
如今,难道又轮到他了吗?
虽然恐慌异常,但他还是率领王府的属官,以及汴梁的郡守,一同去迎接这位新帝的到来。
还未等他们到达运河,就在半路上遇到了天子的扈从,以及辇车。
吓的这位周王立即下马,瑟瑟发抖的跪在路边迎接。
“都平身吧。去汴梁城看看。”
朱祁钰掀开车帘,冷冷看着周王一脉诸多的子弟道。
周王一脉的子弟们,终于害怕了。人的名,树的影。
第二任周王和世子,都是被这位新帝吓死的。
现在突然听到他那威严,冷酷的声音,他们也是胆寒不已。
就这样,天子的依仗,浩浩荡荡,向汴梁城行去。
一到汴梁城外,成千的百姓,跪倒在城门口,声嘶竭力地哭喊着。
大都是哭着高呼“冤枉”。
当周王以及他这一脉的子弟,看到这么多的百姓喊冤。
他们吓的脸都绿了。
当然,汴梁城的那位郡守,神色也更加的苍白。这下罪过大了。
面对这成千的百姓,高呼喊冤。朱祁钰向一旁的于谦点了点头。“于卿,就麻烦你暂时接管汴梁城吧。”
“唐剑,派出锦衣卫,走访调查周边诸郡县,看到底有多少的冤情。”
二人听了,立即领命而去。
于谦则是亲自安抚了那成千的百姓,告诉他们,无论有何冤情,陛下都会为他们做主。
请他们到衙门等候,一个个诉说冤案。
此时,汴梁城的官员们,得知铁骨铮铮的于太保,接管了汴梁城的防务,以及军政大权之后。
直接吓昏过去好几个。于太保是谁?
那可是整个大明最为铁面无私,能力超强的国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