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肱股之臣
“如今燕王,晋王与秦王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想要彻底的将西域,新疆以及漠北之地,纳入我大明版图尚且需要时间,估摸着明年后半年那些地方就归于大明了。@\¤看#-/书;?君[? £>无??错:?内-?容£”
“伴随着疆域的逐步扩大,所需要的地方官吏自然愈发多了些,而今中原地方官吏较之开国时期多了些许。孤思来想去,觉得依靠着科举输送人才还是太慢了,不如来年从地方上征召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吏,通过简单的考核以后,将他们安排至西域,新疆及漠北,诸位觉得如何?”
刘三吾上前一步说道:“臣觉得可行。”
汪睿也说道:“目前中原各布政使司的官吏的确较之开国时期很多,而且有些地方存在人员超编的情况,一个职位往往拥有两到三个人甚至是更多。”
朱善拱手说道:“若是需要征召地方官吏,人数方面,考核方面,品德方面等还是提前安排,比如征召官吏年龄方面的限制,考核的知识方面都有哪些,至于品德就无需多言。”
朱标轻轻点头看向韩宜可问道:“韩卿可有意见?”
韩宜可拱手说道:“臣以为三位老大人所说均有道理,既然决定征召地方官吏去往以上那些地方任职,至少要在年前规划好,来年三月就可以组织考核,合格者就可以去往那些地方任职了。/s′i,l,u/x-s¨w..-o\r_g\”
朱标又看着詹同问道:“詹尚书可有意见。”
詹同拱手说道:“征召的地方官吏才学方面,品德方面,律法方面,治民方面至少要有所擅长,另外新疆也好,西域也罢远离中原,而且哪里的百姓语言较之中原大有不同,社会制度,风俗民情等亦有不同,所以通过考核的官吏在赴任之前,最好还是统一进行学习,比如由朝廷精通西域语言及了解西域风土人情的相关人士对赴任的官员进行统一的培训。”
听着詹同这样的话,刘三吾眼睛一亮说道:“统一培训这个主意不错。”
詹同略显尴尬地说道:“其实下官只是借鉴了皇孙殿下办事的程序。”
朱标闻言笑道:“记得英儿开办商会也好,皇家钱铺也罢,都会组织人员进行培训,这一点想来是有用的,用到这里也是恰到好处。”
刘三吾笑道:“赴任前进行培训,臣是极其赞同的。”
朱标轻轻点头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了,那这件事情就由着刘相,韩卿,詹卿负责了。”
这番话落下以后,群臣大惑不解。
这样的事情往常不是由着内阁朱善,汪睿与刘三吾共同负责吗?
怎么现在却少了朱善与汪睿,多了韩宜可和詹同。&?_咸§!ˉ鱼?×+看???书%<μ网÷ ¢免3?费o?!阅.&{读}
就在群臣不明所以之际,朱标看向了汪睿与朱善。
两人会意,捧着奏疏上前一步说道:“启禀殿下,臣祈求告老还乡。”
前几日在御书房内,朱标虽然同意了两人告老还乡,但这种事情还是要走一下程序的。
将两人的奏疏拿在手里细细看了之后,朱标动情说道:“两位是朝廷的肱股之臣,近些年来处理朝中大小事务,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孤怎舍得让两位老大人离去呢。”
朱善拱手说道:“臣亦不舍离去,然身体每况愈下,臣......”
说着朱善就泪流满面,汪睿亦是如此。
朱标匆忙来到两人身边,拉着两人的手,关切地说道:“若是孤拒绝两位老大人的请辞,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听着朱标这样的话,朱善与汪睿齐声说道:“老臣多谢殿下。”
其余群臣也冲着两人纷纷行礼道:“臣等恭送朱相,汪相。”
汪睿与朱善纷纷向众人回礼。
重新回到宝座上之后,朱标看向群臣轻声说道:“如今汪相与朱相告老,内阁中的空缺由礼部尚书詹同,督察御史韩宜可补上,至于礼部尚书则由詹微继任,督察御史由杨士奇继任,诸位可有异议?”
“臣等附议。”
类似于官员任免这种事情,原本朱标可以询问群臣的意见,但前几日已经与六部尚书等进行了商议,今日也就没必要去询问其他人的意思了,所以朱标选择直接任命。
皇权的霸道在这一刻彰显的淋漓尽致。
那就是我无需与你们商议,就可以自行决断官员任免。
“临近年关了,依着往年的旧制,朝堂各部门从明日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