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没有犹豫,就冲桃农喊道:
“乡亲们,我是天兴乡刚刚提拔的副乡长,你们不要担心,我来想办法把你们的桃子卖出去,价格起码卖到十元以上。”
桃农们一听,相信刘松真是副乡长了,脸上顷刻都放起光来:
“啊?能卖到十元以上,那我们要多卖好多钱。”
“那太好了,谢谢你,刘乡长。”
“刘乡长年纪这么轻,就能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不像有些乡干部,只想吃回扣,捞好处,自己发财,不顾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刘松一听,更加充满信心:
“你们村委会在哪里?我去找一下你们的村支书。”
一个中年桃农手里只拎着一只桃篮,自告奋勇道:
“刘乡长,我带你去。”
刘松对其他桃农喊道:
“乡亲们,你们先把桃子拿回去,等村里通知,今年你们的杨桃低于十元的,坚决不要卖。”
“好,我们听刘乡长的。”
桃农都高兴地应声,哪个桃农不想多卖些钱啊?
收桃老板见刘松不仅不怕他,还给他来真的,也有些慌了。
可他没脸把纷纷往回返的桃农叫住,只得坐进后面那辆白色宝马,给叫他来的乡干部打电话。
刘松带着那个桃农,开车往村里的小学驶去。
“杨桃村村委会做在村小学,一个空着的教室里。”
开车在路上,中年桃农给刘松介绍:
“村小学现在只有两个混合班,三十多个学生,三个老师,条件太简陋了。”
刘松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贫穷落后的村子,有人还要串通好贱收村里的桃子,伤农吃农。
一会儿就开到村里的小学,名字就叫杨桃村小学。
说是一所小学,其实只有一排低矮简易的平房,一个不大的操场。
操场上竖着一根旗杆。
刘松把车子开到操场上停下,出来随那个桃农走进那排平房东头的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