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多尔衮兴奋的话,范文程却深深皱眉了。~3¨叶*屋_ !唔·错·内~容′
不知何时,他发现,多尔衮不管是英明、还是糊涂,好像都斗不过崇祯。
即使侥幸一次,都没赢过。
若论兵法上的天时、地利、人和,大清从来不差啊。
朝堂上,福临小皇帝对大玉儿言听计从,大玉儿对多尔衮言听计从,多尔衮没有任何一个拖后腿的政敌,更没一个能与他抗衡一刻的奸臣。
外交上,朝鲜被多尔衮死死压住,要兵、要钱、要粮……统统给,可谓是倾其所有以讨好。
倭寇也派出十万大军,任由多尔衮调遣。
辽东,所有汉人、旗人都归于多尔衮的统制,就连打家劫舍的土匪山贼,都没有。
打仗的时候,有骑兵、有步兵、有炮兵。甚至不缺粮、不缺箭、不缺火炮。
可为何,大清的军队,就一败再败?大明的军队,就从无失误呢?
“摄政王,东、南、西三面都围,唯独大北门福胜门、小北门地载门方向没有明军,足以说明,明军在北面,一定有伏兵。”
“围三阙一的战术,可是崇祯的最爱。”
范文程急忙提醒道。
多尔衮点点头:“这个,本王自然知晓。?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所以,本王要兵分两路,一路向北,一路向西。”
“诸大臣,就让他们向北,他们一定高兴。”
“本王带皇太后、皇上向西,冲破重围,杀将出去,一个大迂回,就能逃出生天。”
“等明军反应过来,哼……就让他们后悔去吧。”
范文程大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看来,多尔衮还没有在大玉儿的温柔乡里迷惘,他渴望的那个无所不能、智计百出、英明神武的多尔衮,又回来了。
“摄政王,什么时候出城?”范文臣激动道。
多尔衮抬头看着远处的了望塔,摇摇头:“范学士,不急!”
“风雪越大,机会越大!”
“辽东风雪,刮一次,歇五日。”
“昨夜风雪,把辽东的风,都刮完了。”
“五日之后,再起大风,立即出城。”
“臣遵令!”范文臣大声领命。
多尔衮点点头:“到时候,带上儿子、老婆,跟着本王,出大西门怀远门。”
“谢摄政王厚恩。”范文臣大声致谢。
多尔衮走后,范文程急忙冲回家,打包收拾细软,随时准备撤逃。-d~i?n\g~x¨s,w?.·c_o′m`
要逃亡铁岭、辽左的消息,也被多尔衮给放了出去,同时,还大肆宣传明军的《杀胡令》,以及活捉之后,被断手、断脚、断头、割舌、挖眼.......的残暴行为。
盛京城的旗人,全体陷入恐惧之中。
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弘文院大学士希福、礼部尚书冯铨,翰林院大学士宁完我也偷偷组织子侄、家丁,打包细软、收拾干粮,随时准备出逃。
城内的旗人,无论官、兵、商、民,也都各自收拾细软、干粮,也都随时准备跟着出逃。
粮食本就不够,再不逃,就只能等死。
就连逃跑的路线,他们也都不由自主地选好了。
他们不是傻子、更不是瞎子,北门外没明军,这谁都看得到。
再加之多尔衮有意无意放出风声:皇太后和皇上要出北门、逃往辽左。这回,所有的人,都信了。
都只等风来,打开大北门福胜门、小北门地载门,就跟着皇太后、皇上冲出去。
毕竟,皇太后、皇上在哪儿,多尔衮和两黄旗骑兵就在哪儿,哪里就相对更安全!
......
在旗人焦急等待的日子里,戚元辅、戚元弼可没闲着,继续率领神机营炮兵,加大炮弹量,猛轰盛京城。
炸了皇宫、炸官府!
炸了官府、炸大宅!
炸了大宅,炸帐篷!
无论白天黑夜,都在炮轰。
最后,哪里起炊烟,就炸哪里。搞得一众旗人,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粟米、白面,都是和雪吃。
那些交换进来的旗人,最先的兴奋、已经变为最后的后悔。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心中的盛京,有朝一日会落到这步天地。
大炮不停地炸,每一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