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红楼天子 > 第104章 大胜仗归来

第104章 大胜仗归来

承泰帝激动地笑道:“被父皇料中了,西部平叛大捷,藏丹津被擒获了!”

之所以如此,除了因为袁庆柏这位大将军王的坐镇指挥,也因为甘继先、岳仲、王子腾等将领的指挥有方,因为大周军队的英勇作战。

“最奇的是,庆柏竟能提前料到藏丹津或会扮作妇人逃跑,提前对此做了部署,从而将其擒获,否则藏丹津便会逃去准噶尔了。”

而根据今日加急送来的袁庆柏亲手所写的军情奏折,就在最近,在袁庆柏的指挥下,大周军队兵分四路奇袭了藏丹津的叛军营地。

根本原因则在于,藩王藏丹津的叛军实力比起大周军队差距不小,这场造乱也违背了青海当地的人和。

承泰帝带着迫切期待的心情,仔细阅览了起来……

景安帝沉思了片刻道:“此战业已大胜,庆柏已得到了历练,又立下了赫赫战功,该让他这個储君回京了。展眼七个月了,朕倒是想念他了,想来你这做父皇的也想念这个好皇子了。”

初战之后,袁庆柏便没再遭遇什么危险。

饶是如此,这份大功还不足以让岳仲由四川提督晋升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并晋封三等公。

四川提督,是从一品的武官。

川陕总督,是正二品的文官。

不过,川陕总督可是高级文官,是封疆大吏,身份地位高于四川提督,何况还加兵部尚书衔,还晋封三等国公爵。

景安帝此次之所以如此大力提拔岳仲,除了因岳仲立下了大功,也因岳仲是大周功臣之后,还因景安帝要通过此事将西部军权放给承泰帝。

岳仲当初是原九皇子现忠直亲王提拔起来的武官,是忠直亲王的亲信。

他在当京营副将时,安排照顾过袁庆柏的弓马训练。

后来他晋升京营节度使,再后来又调升为四川提督。

如今他更是要得到大力提拔了。

岳仲确实也算是承泰帝的亲信。

景安帝不禁对承泰帝感叹:“朕是真的老了,身子愈发不好了,怕是活不了多久了,西部军权这块也是时候交给你了。”

尽管承泰帝心中大喜,听到这话还是忙恭声道:“父皇别这么说,您的龙体依然康泰,必能多福多寿的。”

景安帝叹了口气:“唉,岁月不饶人,纵然朕贵为一代天子,在位数十年,又当了几年的太上皇,也难逃衰老和驾崩。”

他接着便道:“今日且不说这事儿,咱们继续议西部善后之事。”

“为避免青海再次出现造乱,此次要对相关的行政建制作出改革。”

“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对青海蒙古各部采取编旗措施,派驻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青海一切政务,使青海完全置于我大周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至于如何处理藏丹津,朕还没想好,你有何想头?”

承泰帝略一沉思便道:“藏丹津此次造乱,居心叵测,给我大周造成了严重损失,理当处死,亦可震慑西部的策妄等狼子野心之辈!”

景安帝点了点头:“那便待到庆柏将其押回神京,当众问斩!”

……

……

跟景安帝商议后,承泰帝回到了九经三事殿,坐在了暖阁的炕上。

他将袁庆柏这次的军情奏折又仔细看了两遍,然后提起御笔,染上朱砂,在奏折的折边敬空处批道:

“报捷奏悉,太上皇与朕皆甚悦,汝不负太上皇与朕之重望。汝乃天授太上皇之良孙,亦天授朕之良子也。是擒藏丹津之战,大捷矣!平叛青海既顺且速,自兹青海永得安宁,青海之民得享和平矣,宜大周天下亿万人民共庆之!”

接着,承泰帝指出了如何善后,指出让袁庆柏回京,他将亲自迎接凯旋。

批完袁庆柏的奏折,承泰帝沉思起了此次对有功之人的赏赐之事……

顺利且快速地平叛了青海,此战确实对承泰帝有大利,这是他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战,对他的威严和新政都很有利。

经过此战,他这位天子也得到了很大的军权。

除了有亲信岳仲管理西部军权,而且事先说好了的,要对王子腾封侯,任命王子腾为九门提督,他还可以趁机提拔一些武将成为自己的亲信。

比如,史鼎。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这句话说的是史侯家,也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里的史家。

史家是保龄侯史公之后,共分十八房,神京现住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贾母便是出自史侯家,是保龄侯史公的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