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柴。
江颂安注意到了,开口:“冷?”
元瑶没矫情,直接点头。
江颂安起身又去外面搬了几根柴进来,瞧着今晚风雪不会停了,免得晚上起身受冻。
“是有些,南方没炕,要是北方的大土炕加炕桌,屋里就暖和了。”
元瑶猛地抬头 :“你知道炕?你以前在北方吗?”
江颂安没想到她也晓得,毕竟元瑶看起来就是个典型的南方姑娘,他犹豫片刻,道:“我家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
元瑶立刻就不说话了。
逃难啊……
难怪。
她早看出江颂安不是这本地人了,他生的高大又无父无母,连个亲戚也没有,要说是逃难来的倒是合理,她回忆了一下,北边是三年前起了战事,那就是战事时候逃过来的?
她对江颂安好奇时,江颂安也好奇她。
“你家中也有炕?”
元瑶一愣,摇头:“没有的,都是话本子上看到的。”
江颂安更意外了:“你还看书?”
元瑶抿唇,点了点头。
江颂安忽然有些自卑了。
难怪她会提出让小琪去读书,原来也认字,现在这个年代,会认字的女孩子,要么是富贵人家的小姐,要么就是书香门第。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来了神木镇。
江颂安忽然好奇地想问问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元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大姐姐夫看!我包了鱼!”
元瑶看了过去,还真像模像样的,她忍不住笑道:“不错,再接再厉。”
江颂安想问的话就这么被打断了。
不过来日方长他也没过多纠结,全家一面包着饺子一面守岁,子时倒也没这么难熬。
神木镇没什么人放烟花,但是也足够让人高兴,家里人都以为江颂安只买了一柄爆竹,但是没想到他变戏法似的忽然又变出了一柄来。
三姐妹眼睛都亮了:“姐夫!”
江颂安在全家的期待中笑着拿出火折子递给元瑶:“要点吗?”
元瑶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那我点了。”
“点吧,引线长伤不到你。”
元瑶点头。
江家第二柄爆竹在子时噼里啪啦地响起,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了,元瑶慢慢勾起唇角。
这可真是不错的日子呀。
-
放完爆竹,三只再也坚持不住早早睡了,元瑶也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
南方的冬天的确冷,被窝即便提前放了汤婆子也有些冷,不过这冷也就冷了一会会儿。
江颂安从背后靠近时,周围整个空气都跟着烫了似的。
他搂住元瑶,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
元瑶迷迷糊糊地,只听见他说:“这边的确没有炕,但有我在,你就冻不着。”
吃饺子、甜豆花
新的一年,风雪忽然就停了。
金灿灿的阳光总算是冲破了云霄洒满了神木镇的大地,冰雪消融,人人都说今年是个好年头,一大早的,豆婶如约而至,给江家送来了豆花。
这会是元瑶开的门,她今日也换了一件新衣,还破天荒地描了个淡妆,瞧着人是又美又有精气神,豆婶直接就看楞了一瞬,片刻后才回过神来。
“哎呀娘呀!弟妹!你可太好看了!”豆婶就是这么个性子,你要对她好一回,那立马就能热络起来。
元瑶都被她逗笑了:“多谢豆婶,你今天也好看的。”
这一笑,豆婶又看愣了,还别说,她今天也穿了件红衣裳,和元瑶身上的石榴红是一个色,这下可不得了,元瑶都不是她弟妹了,直接是她亲妹子了!语气又亲了几分:“哎呀大妹子,你昨天那肉可真香!我男人说,不用炒,直接切了蒸了就好吃!咋那么好吃呢!”
“你喜欢就好,那肉还是有点匆忙,要是再挂挂,到时候真的可以直接蒸了吃,什么作料都不用放。”
豆婶乐了:“这我晓得的!那么大条肉呢我哪里舍得一次性吃完,不过弟妹啊,我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太唐突了,那几碗豆腐是肯定不够的,你要是不嫌弃,剩下一个月的豆腐我都包了!”
元瑶也不想占她便宜,但是豆腐的确是个好东西,她想了想,道:“婶子我也不瞒你,豆腐我家也吃不完,一个月的豆腐也值不少钱,豆浆就行,我家有三个妹妹正在长身体,让她们多喝点豆浆是好事。”
豆婶自然满口应下,这豆浆嘛,就磨豆子就成,石膏都用不上,有啥不行的,那可是上好的后腿肉!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像多年的老熟人似的,元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