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擅自作主请陛下圣裁。”天子听后说道:“像这样讲和休兵罢战并保存辽国本国体制你们众位卿家有何意见?”
太师蔡京出班奏道:“臣与众官都已商议过,自古以来,四方的异族并未全被消灭。以臣等愚见,可以保存辽国,作为北方的屏障,成为我们的唇齿之邦。他们年年进贡岁币,对国家有益。应当接受他们的投降请罪,休兵罢战,并诏令回军马,以护卫京师。臣等未敢擅自作主,请陛下圣裁。”天子准奏,传下圣旨让辽国来使面君。
当下有殿头官传令,宣召褚坚等一行来使,都到金殿之下。他们扬尘拜舞,行顿首礼,山呼万岁。侍臣将表章呈上,就在御案上展开。宣表学士高声读道:“大辽国主耶律辉上言:我生长在北方沙漠,不通圣贤大道,也不明白纲常大礼。我身边多有狡诈虚伪、行为恶劣的人,我前后又多是目光短浅、贪婪无厌之辈。由于我昏昧无知,导致部下猖狂,侵犯了大宋的疆土,引来了天兵讨伐。我妄自驱兵遣将,劳烦了大宋王室兴师动众。我自知量力不足,无法撼动大宋如泰山般的稳固,也明白众水必然归于大海的道理。想到我们虽然坚守着几座荒城,但实际上并没有半年的积蓄。因此,我特地派遣使臣褚坚,冒着触犯天威的危险,前来纳土请罪。如果蒙受圣上的怜悯,能够保存我们的祖宗遗业,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披肝沥胆,永远作为大宋的藩属国,成为天朝的屏障。我们的老老少少,都将获得新生;子子孙孙,都将永远感戴大宋的恩德。我们将进贡岁币,誓不敢违。我们不胜惶恐之至!谨上表以表达我们的诚意。”
宣和四年冬月某日,大辽国主耶律辉上表。徽宗天子看完表文后,阶下群臣都称赞不已。天子命人取来御酒赐给来使。丞相褚坚等人便献上金帛岁币,进献在殿前。天子命令宝藏库收讫,并另外收纳了每年应进贡的牛马等物。天子又回赐了段匹表里等物,并命光禄寺设宴款待。敕令丞相褚坚等人先回辽国:“待寡人派遣官员前去降诏。”褚坚等人谢恩后拜辞了天子出朝回到馆驿。
当天朝会结束后褚坚又派人到各个官员门下重金打点。蔡京也力挺此事并许诺道:“你们放心回去此事都包在我们四人身上。”褚坚感谢了太师后便自回辽国去了。
蔡太师在第二天引领百官入朝向天子启奏请求降下诏书给辽国。天子准奏后急忙命令翰林学士起草诏书一份并就在御前派遣太尉宿元景携带诏书直接前往辽国宣读。另外又命令赵枢密让宋江率领的宋军收兵罢战班师回京;将所有被擒获的辽国人释放回国;原先夺取的城池也全部归还给辽国管理;府库中的各种器具也都交割给辽国管理。天子朝会结束后百官都各自散去。
在第二天省院等各官都来到宿太尉的府上约定日期为他送行。
宿太尉领了诏敕,不敢耽误君命,准备了轿马和随从,向天子辞行,又别了省院的各位官员,就同柴进、萧让一起前往辽国。他们出了京师,朝着陈桥驿的方向进发,一路向边塞行进。此时正值严冬,四野彤云密布,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一片北国风光。宿太尉一行人马,冒雪顶风,艰难前进,真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经过一路跋涉,雪渐渐停了,他们也临近了边塞。柴进、萧让先派哨马去报告赵枢密,让他前去通报宋江。宋江见到哨马的报告,便带着酒礼,率领众人出迎五十里,伏道迎接宿太尉。双方相见后,设宴款待,共同商议朝廷之事。
宿太尉在席间说到:“省院等官,如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都受了辽国的贿赂,因此在天子面前极力保奏此事,准许辽国投降,休兵罢战,并诏回军马,守备京师。”宋江听后叹息道:“并非我宋江对朝廷有怨恨,只是我们立下如此功勋,却又成为虚度!”宿太尉安慰道:“先锋不必担忧。我元景回朝后,一定会在天子面前重保你们的功劳。”赵枢密也说道:“有我在此作证,怎肯让你们的功劳白白浪费!”宋江表示:“我们一百零八人,竭力报国,并无异心,也不求希恩望赐。只要众弟兄能够同守劳苦,就已经非常幸运了。如果能够得到枢相的支持,我们将深感厚德。”
当日饮宴结束后,大家都非常高兴。随即差人前往辽国报告消息,准备接诏。第二天,宋江选派了十员大将护送宿太尉进入辽国颁诏。这些大将都是锦袍金甲、戎装革带的英勇之士。他们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董平、李应、柴进、吕方、郭盛。这十员大将引领着三千马步军护持着宿太尉浩浩荡荡地进入辽国国都。燕京的百姓们都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