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水浒 >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宋江在高地上看到辽兵声势浩大,急忙回到本阵,命令将军马退回永清县山口驻扎。他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人商议对策,担忧辽兵势大,恐怕寡不敌众。吴用则鼓励他们,引用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提出用九宫八卦阵势来对抗辽军。宋江采纳了吴用的建议,并传令三军做好准备。

次日清晨,宋江率领军队前抵昌平县界,摆开阵势,严阵以待。马军以虎军大将秦明、呼延灼、关胜、林冲等人为首,分列前后左右;步军则以卢俊义、鲁智深、武松等人为主,数万之众都是能征惯战之将,个个精神抖擞,准备厮杀。

不久,辽兵远远而来,声势浩大。他们的军队分为六队,每队五百人,循环往来,阵势不定。游兵过后,大队人马铺天盖地而来,前军尽是皂纛旗,一共有七座旗门,每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都穿着黑盔玄甲,皂袍乌马,手执军器,按照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的方位排列。七门之内设有一员总大将,乃是番将曲利出清,他引着三千披发黑甲的人马,按照北辰五气星君的方位布阵。皂旗下军兵不计其数,气势汹汹。

与此同时,左军也尽是青龙旗,同样有七座旗门,每门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都头戴四缝盔,身披柳叶甲,翠袍青马,手执一般军器,按照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方位排列。七门之内同样设有一员总大将,乃是番将只儿拂郎,他引着三千青色宝幡人马,按照东震九气星君的方位布阵。青旗下军兵同样不计其数,士气高昂。

两军对峙之际,只见翠色点开黄道路,青霞截断紫云根。青龙驱阵下天曹,青盖青旗青战袍。辽兵共向山前呈武勇,堂堂杀气拂云霄。

右军全部是白虎旗,也设有七座旗门,每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他们的装扮是:头戴水磨盔,身披烂银铠,上穿素罗袍,坐骑雪白马,手中拿着各种顺手的军器,按照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方位排列。七门之内设有一员总大将,按照上界西方咸池金星的形象打扮:头顶兜鍪凤翅盔,身披花银双钩甲,腰间玉带闪烁寒光,身着素袍如飞雪般洁白。他骑着一匹照夜玉狻猊马,手使一枝纯钢银枣槊。这位大将乃是番将乌利可安,他引着三千白缨素旗的人马,按照西兑七气星君的方位布阵。白旗下前后护御的军兵不计其数,正如诗中所写:“征驼卷尽阴山雪,番将斜披玉井冰。”

后军则全部是绯红旗,同样设有七座旗门,每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他们的装扮是:头戴鏆箱朱红漆笠,身披猩猩血染的征袍,桃红锁甲如鱼鳞般紧密,冲阵的龙驹马名为赤兔,手中拿着各种军器,按照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方位排列。七门之内也设有一员总大将,按照上界南方朱雀火星的形象打扮:头顶绛冠,朱缨灿烂;身穿绯红袍,茜色闪耀。甲披一片红霞,靴刺数条花缝,腰间系着宝带红鞓,臂上挂着硬弓长箭。他手持八尺火龙刀,坐骑一匹胭脂马。这位大将乃是番将洞仙文荣,他引着三千红罗宝幡的人马,按照南离三气星君的方位布阵。红旗下朱缨绛衣的军兵不计其数,正如诗中所写:“离宫走却六丁神,霹雳震开三昧火。”

在阵前左侧还有一队五千猛兵,他们的人马都穿着金缕弁冠、镀金铜甲、绯袍朱缨、火焰红旗、绛鞍赤马。他们簇拥着一员大将:头戴簇芙蓉如意缕金冠,身披结连环兽面锁子黄金甲,身穿猩红烈火绣花袍,腰系碧玉嵌金七宝带。他使的是两口日月双刀,骑的是一匹五明赤马。这位大将乃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他按照上界太阳星君的形象打扮。正如诗中所写:“金乌拥出扶桑国,火伞初离东海洋。”他的英勇威武如同海神一般,在辽国传播着雄略和嘉谋,他所率领的源源兵阵更是远扬鹰扬。

在阵前的右侧,设立了一队五千人的女兵。这些女兵都穿着银花弁冠、银钩锁甲,素袍素缨,骑着白马,手持银杆刀枪。她们簇拥着一员女将,这位女将头上插着凤钗,青丝对垂,红罗抹额上镶嵌着珠翠,云肩上巧妙地衬着锦裙,绣袄深深笼罩着银甲。她脚穿小小花靴,稳稳地踏着金镫,手持翩翩翠袖中的玉鞭,轻盈矫健。她使的是一口七星宝剑,骑着一匹银鬃白马。这位女将乃是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按照上界太阴星君的形象打扮。她的美丽如同玉兔般皎洁,冰轮般明亮,正如诗中所写:“貌似春烟笼芍药,颜如秋水浸芙蓉。玉纤轻搦龙泉剑,到处交兵占上风。”

在两队阵中,围绕着一圈黄旗。军将们都骑着黄马,身披金甲,衬甲袍犹如一片黄云,绣包巾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