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瞄准辽将的面门用力一掷那石子就像流星一般飞了出去正中阿里奇的左眼。阿里奇疼得从马上翻了下来。这时花荣、林冲、秦明、索超四将一起冲出抢了那匹好马活捉了阿里奇回到阵中。
副将楚明玉见阿里奇被捉急忙想要上前救援却被宋江的大队人马前后夹击。楚明玉只好放弃了密云县大败而逃奔向檀州。宋江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密云县安营扎寨。查看阿里奇的伤势时发现他已经因为眉梢被打破左眼失明而疼痛致死。宋江传令将阿里奇的尸体火化并在功绩簿上记下张清的第一功。阿里奇的连环镔铁铠、出白梨花枪、嵌宝狮蛮带、银色拳花马以及靴袍弓箭等战利品都赏赐给了张清。
当天全军在密云县中设宴庆祝这场胜利。大家欢聚一堂饮酒作乐庆祝张清立下的赫赫战功。有诗为证:“大辽闰位非天命,累纵狼狐寇北疆。阿里可怜无勇略,交锋时下一身亡。”
次日,宋江传令全军启程,从密云县直抵檀州。檀州的洞仙侍郎听闻折损了一员主将,因此紧闭城门,不敢迎战。又闻有水军战船停在城下,于是率众番将上城查看。只见宋江阵中猛将威武,战意盎然,洞仙侍郎不禁感慨道:“这样下去,岂不是要步了小将军阿里奇的后尘!”副将楚明玉解释道:“小将军并非输给了那蛮子,而是被他们的埋伏所困。”当洞仙侍郎问及那个打石子的蛮子时,左右有人认出是张清,他正骑着阿里奇的马,身披其衣甲。
张清见状,驱马上前,又一石子飞来。洞仙侍郎耳边只听得一声呼喝,那石子已擦过其耳根,削去了一片皮。洞仙侍郎疼痛难忍,赞道:“这蛮子竟如此厉害!”随即下城,一面写表向大辽郎主报告,一面通知外境各州加强防备。
宋江在城下连续攻打三五日,仍无法破城,只好引军退回密云县驻扎。他坐在帐中,与众将商议破城之策。这时,戴宗来报,水军头领已乘驾战船到达潞水。宋江随即召来李俊等人商议,决定先探清水势深浅,再伺机进兵。他嘱咐众人要小心行事,不可大意,将船只伪装成运粮船,暗藏兵器于船内,逐步靠近城下。待城中开门抢粮时,便可趁机夺取水门。
李俊等人领命而去。这时,又有探子来报:“西北方向有一支辽国援军正在赶来,打着皂雕旗,约有一万余人。”吴用分析道:“这定是辽国调来的救兵。我们可先派几员大将前去拦截厮杀,以挫其锐气。”宋江便派张清、董平、关胜、林冲各带十数个小头领和五千军马前去迎战。
原来大辽郎主听闻宋江等好汉领兵围攻檀州,特派两位皇侄耶律国珍和耶律国宝前来救援。这二人都是辽国的上将,勇猛无比,引一万番军前来解围。两军相遇后迅速摆开阵势。两位辽将齐齐出马,装束一模一样:头戴三叉紫金冠,身披锁子黄金铠;猩猩血染红战袍上绣着金翅雕;腰系白玉带背插虎头牌;左边袋内插雕弓右手壶中攒硬箭;手中紧握绿沉枪胯下骑着银鬃马。
那两位辽将,耶律国珍和耶律国宝,装束和武器都一模一样,都使的是钢枪。宋兵迎上前去,迅速摆开了战斗阵势。双枪将董平跃马而出,高声喝问:“来者何人,报上名来!”耶律国珍大怒,吼道:“你这水洼里的草寇,竟敢侵犯我辽国,还敢问我是哪里来的!”董平也不再多言,挺枪直取耶律国珍。
那耶律国珍年少气盛,哪里肯退让半步,挥枪便迎了上去。两马相交,三枪并举,两人在战场上杀得难解难分。董平双枪使得出神入化,耶律国珍单枪也自有独到之处。两人斗了五十回合,依然不分胜负。
耶律国宝见哥哥战斗了许久,担心他力气不支,于是在中军敲起了锣声。耶律国珍正斗到紧要关头,听到锣声想要脱身,却被董平双枪紧紧缠住无法脱身。耶律国珍心慌意乱之下枪法渐乱,被董平寻到破绽一枪刺中脖子根处,翻身落马。
耶律国宝见哥哥落马大惊失色,连忙挺枪冲出阵来救援。没羽箭张清见状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他在马上稳住身形从锦袋中摸出一个石子来——这石子百发百中!张清一拍马背飞出阵前迎向耶律国宝。两人相隔不过十来丈远时张清突然手起一石子正中耶律国宝面门!耶律国宝惨叫一声翻筋斗落马。
关胜、林冲率领兵马掩杀过去辽兵群龙无首四处逃窜。只这一阵就杀散了辽国万余人马。宋军将士收拾起两位辽将的兵器、马鞍、金牌、宝冠袍甲等战利品并割下他们的首级。当时还夺得了战马一千余匹解送到密云县来献给宋江。
宋江大喜重赏三军将士并记下董平、张清的功劳等待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