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水浒 >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高太尉在济州城中帅府里,召集了王焕等众节度使商议,命令各路军马拔寨收入城中,让现有的节度使都全副披挂,埋伏在城内,各寨军士也全部准备,摆列在城中。城上不竖任何旌旗,只在北门上立了一面黄旗,上面写着“天诏”二字。高俅与天使众官都在城上等待宋江的到来。

当日,梁山泊先派没羽箭张清带着五百哨马到济州城边探了一圈,然后向北去了。接着神行太保戴宗也步行来探了一次。有人向高太尉报告了这个情况,于是高太尉亲自来到城上女墙边,左右随从百余人,大张旗鼓地摆开阵势。他们远远望见北边宋江的军马到来,前面金鼓齐鸣,五方旌旗招展,众头领摆成各种阵势,浩浩荡荡地开来。当先为首的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他们在马上欠身向高太尉打招呼。

高太尉见状,让人在城上喊道:“如今朝廷赦免你们的罪犯,特来招安,为何还要披甲前来?”宋江派戴宗到城下回复道:“我们这些人还没有蒙受恩泽,不知道诏书的真正意图,因此不敢卸去盔甲。希望太尉能够周全考虑,可以叫城内的百姓耆老一同来听诏书宣读,那时我们再承恩卸甲。”高太尉于是下令叫城内的百姓耆老都上城来听诏书。

不一会儿,百姓们纷纷涌上城来,宋江等人在城下看见城上百姓老幼摆满,才勒马向前。鸣鼓一通后,众将下马;鸣鼓二通后,众将步行到城边;背后小校牵着战马在离城一箭之地的地方齐齐地伺候着。鸣鼓三通后众将在城下拱手共听城上开读诏书。

那天使读道:“制曰:人之本心本无二端;国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则为良民造恶则为逆党。为恶党者此非正命深可悯焉。朕闻梁山泊聚众已久不蒙善化未复良心。今差天使颁降诏书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闾。毋违朕意以负汝怀。呜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革故鼎新之意。故兹诏示想宜悉知。”

当时军师吴用正听到“除宋江”三个字的时候便目视花荣示意他注意听接下来的内容。结果花荣听完诏书后大叫道:“既然不赦免我哥哥我们投降还有什么意义!”说完他搭上箭拽满弓对着那个宣读诏书的使臣就是一箭射中了他的面门众人急忙抢救。

城下的众好汉见状也一齐大喊:“反了!”然后乱箭向城上射去。高太尉躲避不及四门都突出了军马来。宋江军中一声鼓响所有人马便一齐上马逃走。城中的官军追赶了约有五六里路就回来了。这时只听得后军炮响东边有李逵引着步军杀来西边有扈三娘引着马军杀来两路军兵一齐合到。城内的官军只怕有埋伏都急忙退回。宋江全伙却回身卷杀过来三面夹攻。城中的军马大乱急忙奔回被杀死的人很多。宋江收军不让人追赶自回梁山泊去了。

高太尉在济州写表向朝廷申奏说宋江贼寇射死了天使不接受招安。他还写了密信送给蔡太师、童枢密和杨太尉请求他们商议此事并让太师上奏天子请求沿途接应粮草星夜发兵前来合力围剿这群反贼。

蔡太师收到高太尉的密信后,没有耽搁,直接入朝向天子奏报了此事。天子听闻奏报,面露不悦,说道:“这些反贼屡次侮辱朝廷,犯下大逆不道之罪!”随即降下敕令,命令各路军马协助高太尉,并听从他的调遣。

杨太尉得知之前征讨失利的情况,决定再次选拔将领增强兵力。他在御营司中精心挑选了两名上将,并从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中,各选出五百精兵,共计二千人,由这两名上将带领,去协助高太尉征讨反贼。

这两名上将,一位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有“护驾将军”之称的丘岳;另一位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被誉为“车骑将军”的周昂。这两位将军都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海外,他们深通武艺,威震京师,同时也是高太尉的心腹爱将。

杨太尉选定这两名上将后,限令他们即刻出发。丘岳和周昂向蔡太师辞行时,蔡京特意嘱咐他们要小心行事,争取早日建立大功,届时必将得到朝廷的重用。两位将军辞谢了蔡太师和杨太尉后,便开始在四营中挑选精锐士兵。他们选中的士兵都是身体健壮、武艺高强的精锐之士。

一切准备就绪后,丘岳和周昂向杨太尉辞行,禀告说明天将率军出城。杨太尉为了鼓舞士气,特意赐给两位将军各五匹好马,以备战阵之用。他还命令士兵们披挂整齐,列队出城,让东京的百姓们看看这支威武之师。

次日清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