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水浒 >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道:“莫非公孙胜也在那里?”便问老人道:“丈丈你们村里可曾有个公孙胜么?”老人道:“你问别人可能不知道他,因为很多人不认识他。但我和他是邻居。他只有个老母在堂上。这个先生一向云游在外,以前叫公孙一清。如今改名了只叫他清道人不再叫公孙胜了。这是他的俗名无人认得。”戴宗大喜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接着又问老人道:“九宫县二仙山离这里有多远?清道人在家吗?”老人道:“二仙山离本县只有四十五里路便是了。清道人是罗真人的大徒弟他师父如何肯放他离开身边呢。”

戴宗听后大喜连忙催促面来吃与老人一同吃完算了账一同出店问了去二仙山的路途。戴宗对老人道:“丈丈您先走我买些香纸随后就来。”于是两人作别分头行动了。

戴宗和李逵回到客店,收拾好行李包裹,再次拴上甲马,离开了客店,两人直奔九宫县二仙山而来。戴宗施展神行法,不一会儿就到了四十五里外的二仙山。他们向路人打听了二仙山的位置,得知离县城往东只有五里路,于是便向东行去。果然,不到五里路,他们便远远地望见了那座秀丽的山峰。

只见青山削翠,碧蚰堆云,两崖分虎踞龙蟠,四面有猿啼鹤唳。朝看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梢。流水潺湲,涧内声声鸣玉佩;飞泉瀑布,洞中隐隐奏瑶琴。这里宛如仙境一般,让人不禁感叹若非道侣修行,定有仙翁炼药。

戴宗和李逵来到二仙山下,遇见一个樵夫。戴宗向他施礼问道:“请问这位大哥,清道人家在哪里居住?”樵夫指了指前方说道:“只过这个山嘴,门外有条小石桥的便是。”两人顺着樵夫所指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了十几间草房和一圈矮墙,墙外还有一座小巧的石桥。

他们来到桥边时,正好有一个村姑提着一篮子新鲜的果子走出来。戴宗上前施礼问道:“这位娘子,请问你是从清道人家里出来的吗?清道人在家吗?”村姑回答道:“他在屋后炼丹。”戴宗听后心中暗自高兴。

于是他和李逵便立在门前等候。戴宗吩咐李逵道:“你且去树背后躲一躲,待我自入去见了他再来叫你。”说完他便独自进入院内。他看到一带三间草房门前悬挂着一个芦帘,于是咳嗽了一声示意有人来访。这时只见一个婆婆从里面走了出来。

戴宗仔细打量这位婆婆只见她苍然古貌、鹤发酡颜、眼昏似秋月笼烟、眉白如晓霜映日、青裙素服、依稀紫府元君、布袄荆钗、仿佛骊山老姥、形如天上翔云鹤、貌似山中傲雪松。他当即上前施礼道:“告禀老娘小可欲求清道人相见一面。”婆婆问道:“官人高姓?”

戴宗回答道:“小可姓戴名宗,从山东特地赶来此地。”婆婆说:“我的孩儿外出云游,还未回家。”戴宗道:“我与他是旧时相识,有紧要的话要说,求见一面。”婆婆回应:“他不在家,有什么话可以留下,等他回家后再相见。”戴宗表示会再来拜访,随后辞别了婆婆。

他来到门外对李逵说:“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他母亲说他不在家,你现在可以去请他。如果他还是不肯出来,你就动手,但切记不能伤到他母亲,我会及时制止你。”李逵听后,先从包裹里取出双斧插在腰间,然后大步走进门内大喊一声。婆婆慌忙出来迎接并询问是谁,看到李逵瞪大双眼,她先有了八分惧怕。

李逵直接说道:“我是梁山泊的黑旋风,奉哥哥之命来请公孙胜。你让他出来见我,我会以礼相待;如果他还是不肯出来,我就放火烧了你家!别说不是我做的,让他早点出来!”婆婆急忙解释道:“好汉请不要这样,这里不是公孙胜的家,他自称为清道人。”但李逵不听,坚持要公孙胜出来。

当婆婆说公孙胜出外云游未归时,李逵拔出大斧就砍翻了一堵墙。婆婆上前阻拦,李逵威胁道:“你不让你儿子出来,我就杀了你!”说着就举起斧子要砍。这时公孙胜从里面走出来制止道:“不得无礼!”戴宗也及时赶到并喝止李逵的行为,同时扶起被惊倒在地的婆婆。

李逵见状撇下大斧向公孙胜施礼道:“阿哥别怪我太粗鲁,不这样你就不肯出来。”公孙胜先扶母亲进去休息然后出来邀请戴宗和李逵进入一间静室坐下。他感谢两人能找到这里来并问道:“亏得二位能寻到此地。”

戴宗解释道:“自从师父下山后,我先到蓟州寻找了一遍,但没有找到。只好纠集一伙弟兄上了山。这次宋公明哥哥为了救柴大官人去了高唐州,但被知府高廉用妖法赢了几次,束手无策。于是只能派我和李逵来请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