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尽力而为。”顾大嫂设酒款待了乐和,并拿出一包金银交给他,请他在牢里上下打点,照顾好解珍、解宝兄弟俩。乐和收了金银,自回牢里去了。
顾大嫂和孙新商量道:“你有什么办法能救我那两个兄弟吗?”孙新说:“毛太公那厮有钱有势,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解珍、解宝兄弟俩必死无疑。要救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劫牢。”顾大嫂说:“那我们今夜就去吧。”孙新笑道:“你也太鲁莽了。我们得好好计划一下,劫了牢也得有个去处才行。如果没有我哥哥和邹渊、邹润叔侄俩的帮忙,这件事是办不成的。”顾大嫂问:“这两个人是谁?”孙新解释道:“他们就是邹渊和邹润叔侄俩,现在聚众在登云山台峪里打劫。他们和我关系很好,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这件事就有把握了。”顾大嫂说:“登云山离这里不远,你连夜去请他们叔侄俩来商量吧。”孙新答应道:“好,我这就去。你准备好酒菜,我一定能把他们请来。”顾大嫂便吩咐伙计们杀猪宰羊、准备酒菜。
在天色黄昏的时候,孙新带着两位好汉回来了。为首的那位姓邹名渊,是莱州人。他自小酷爱赌博,虽然出身平凡,但为人忠良慷慨,更有一身好武艺。他气性刚烈,不容人欺,因此江湖人称他为“出林龙”。有诗赞他:“平生度量宽如海,百万呼卢一笑中。会使折腰飞虎棒,邹渊名号出林龙。”
另一位好汉名叫邹润,是邹渊的侄儿。他与叔叔年纪相仿,身材高大,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脑后长着一个肉瘤,因此人们都叫他“独角龙”。邹润性格刚烈,一旦与人争执,就会用头去撞。有一天,他一头撞断了涧边的一棵松树,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有诗赞他:“脑后天生瘤一个,少年撞折涧边松。大头长汉名邹润,壮士人称独角龙。”
顾大嫂见到他们后,请他们在后面屋里坐下,然后把要劫牢的事情告诉了他们。邹渊听后说道:“我那里虽然有八九十人,但真正的心腹只有二十多个。如果明天做了这件事,我们在这里就无法安身了。不过我有个去处,我早就想去了,只是不知道你们夫妇二人愿不愿意跟我去?”顾大嫂毫不犹豫地回答:“无论去哪里,我都跟你去,只要能救我的两个兄弟。”
邹渊说:“现在梁山泊非常兴旺,宋江非常愿意招贤纳士。我有三个相识在那里入伙已经很久了,一个是锦豹子杨林,一个是火眼狻猊邓飞,还有一个是石将军石勇。如果我们救了你的两个兄弟,就一起去梁山泊入伙吧。”顾大嫂听后大喜道:“太好了!如果有一个人不去的话,我就用乱枪戳死他!”
邹润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成功救人后,登州的军马追来怎么办?”孙新回答说:“我的亲哥哥现在是本州的兵马提辖。在登州只有他最有本事了,几次草寇攻城都被他打散了。我明天亲自去请他来帮忙,只要他答应了就没问题了。”
邹渊有些担心地说:“只怕你哥哥不愿意落草为寇。”孙新却胸有成竹地说:“我自有妙计。”他们一直吃到半夜才结束酒席,然后休息到天明。孙新让两个好汉留在家里,自己派了一个伙计带着一两个人,推着一辆车子快马加鞭地前往城中营里,去请他的哥哥孙提辖和嫂嫂乐大娘子。他告诉伙计说:“你就说我家里的大嫂病得很重,请他们快来看看。”顾大嫂又特别叮嘱伙计道:“你一定要说我病得很重,快要不行了,有几句紧要的话必须马上告诉他们,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伙计推车去了,孙新就在门前等待,准备迎接哥哥。午饭时分,远远望见车子来了,载着乐大娘子,后面孙提辖骑着马,跟着十几个军汉,直奔十里牌而来。孙新进去告诉顾大嫂:“哥嫂来了。”顾大嫂吩咐道:“就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计划行事。”
孙新出去迎接哥嫂,请他们进屋看顾大嫂的“病”。孙提辖下了马,进门一看,果然是一条好汉,淡黄面皮,络腮胡须,身高八尺以上,他就是孙立,绰号病尉迟。他擅长射箭,骑术精湛,使一杆长枪,腕上还悬着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的人见了他都望风而降。有诗赞他:“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军中显姓名,病尉迟孙立。”
当下病尉迟孙立下了马,进门便问:“兄弟,婶子得了什么病?”孙新回答道:“她得的病很奇怪,请哥哥到里面说话。”孙立便跟了进去。孙新又吩咐伙计让那些跟来的军士去对面的店里喝酒,然后让伙计把马牵过去,请孙立到里面坐下。过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