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钓;黄芦岸口,一个青衣小童正骑着牛放牧。江面上雪浪翻滚,拍打着长空;凉风轻拂,吹过水面。紫霄峰高耸入云,与天际相接;琵琶亭则静静地临江而立。
四周围空阔无边,八面玲珑剔透。栏杆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宛如玻璃般明亮;窗外的阳光照在玉璧上,流光溢彩。这里曾经是白居易声名远扬的地方,也是他留下许多泪痕的地方。如今三人在此饮酒赏景,仿佛与古人共鸣。
当时三人坐下后,李逵便粗声粗气地说道:“酒要用大碗来筛,小盏子喝得太不耐烦了。”戴宗听后喝道:“兄弟好魄力!你别出声,只顾吃酒便是。”宋江则吩咐酒保:“在我和戴宗面前各放两只小盏子,这位大哥面前放大碗。”
酒保应声而去,很快取来一只大碗放在李逵面前,一边筛酒一边上菜。李逵看着大碗的酒,大笑道:“真是个好宋哥哥,人们说得没错!他一眼就看出我兄弟的性子!能结拜到这位哥哥,我这辈子也不算白活了!”
酒保为三人斟酒,连筛了五六遍。宋江因为遇见了戴宗和李逵这两位豪杰,心中欢喜,便多喝了几杯。忽然,他心血来潮想要喝些鱼辣汤,于是问戴宗:“这里有新鲜的鱼吗?”戴宗笑道:“兄长,你看这满江的渔船,这里正是鱼米之乡,怎么可能没有鲜鱼呢!”
宋江听后说道:“来些辣鱼汤醒醒酒最好。”戴宗便叫来酒保,吩咐他做些加辣的红白鱼汤。很快,汤就做好了端了上来。宋江一看,赞叹道:“美食不如美器。这酒肆虽然简陋,但器皿却十分整齐精致。”说完,他拿起筷子邀请戴宗和李逵一同享用,自己也品尝了些鱼肉和汤汁。
然而李逵却不用筷子,直接用手从碗里捞起鱼来,连骨头一起嚼碎吞下。宋江看得忍不住笑出声来,再品尝了两口汤汁后,便放下筷子不再吃了。
戴宗见状,忙解释道:“兄长,这鱼可能是腌过的,不适合你吃。”宋江点头道:“确实,我酒后只想喝点新鲜的鱼汤。这鱼确实不太好。”戴宗也附和道:“是啊,这鱼连我也吃不下,腌得太过了。”
李逵却毫不在意,嚼完自己碗里的鱼后,便伸手去宋江和戴宗的碗里把剩下的鱼汤和鱼骨头都捞过来吃了,吃得满桌都是汤汁。宋江见状,笑着对酒保说:“我这位大哥可能是肚子饿了,你去切二斤大块的肉来给他吃,我们一会儿一起算账。”
酒保回答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没有牛肉。肥羊倒是有的。”李逵一听没有牛肉,立刻生气地把鱼汁泼向酒保,淋了他一身。戴宗急忙喝止李逵,问道:“你又做什么?”李逵应道:“这厮太无礼了,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给我吃!”
酒保解释道:“小人只是问一声,并没有多话。”宋江见状,便对酒保说:“你去切肉吧,我自会还钱。”酒保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忍气吞声地去切了二斤羊肉,端上桌来。
李逵见了羊肉,也不谦让,一把抓过来就吃。转眼间,就把这二斤羊肉都吃了个精光。宋江看了赞叹道:“真是壮士,好汉啊!”李逵得意地说:“这宋大哥就懂我,吃肉可比吃鱼强多了!”
戴宗叫来酒保问道:“刚才的鱼汤,器具很整齐,但鱼却是腌过的,不好吃。你们这里有没有其他新鲜的鱼?再做些辣汤来给我这位兄长醒酒。”酒保回答道:“不敢瞒着院长说,那鱼确实是昨夜的。今天的活鱼还在船上,因为等鱼行的主人没来,我们还没敢卖,所以没有好的鲜鱼。”
李逵听了跳起来说道:“我自己去讨两尾活鱼来给哥哥吃!”戴宗忙道:“你别去,只让酒保去取几尾来就好了。”但李逵却坚持道:“船上打鱼的不敢不给我,怕什么!”戴宗拦都拦不住,李逵径直去了。
戴宗有些尴尬地对宋江说道:“兄长,别怪我带了这样的人来见你,他全无礼数,真是让人羞愧。”宋江却笑道:“他生来就是这个样子,怎么改得了!我倒是欣赏他的真实不做作。”于是两人便在琵琶亭上继续谈笑取乐。
此时此景,有诗云:湓内烟景美如画,江上峰峦似发髻。明月照耀却难见旧时琵琶人,只有黄芦苦竹伴着暮潮回归。
却说李逵走到江边,看见那渔船一字排开,约有八九十只,都缆系在绿杨树下。船上的渔人们,有的斜靠在船尾睡觉,有的在船头编网,还有的在水里洗澡。此时正是五月半的傍晚,一轮红日即将西沉,却仍不见有主人来开舱卖鱼。
李逵走到一只船边,大声喝道:“你们船上有活鱼,给我拿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