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看到了许多官军的旗号上写着“收捕草寇官军”,因此没有人敢来阻拦他们。他们行走了五六天,离青州越来越远。
且说宋江和花荣两人骑马走在前面,背后的车辆载着家属,与后面的人马只相隔二十来里远。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对影山,两边有两座高山,形势相仿,中间却是一条宽阔的大驿路。
两人在马上正行间,突然听到前山里锣鼓喧天。花荣便说:“前面一定有强人。”他随即把枪收好,取出弓箭来整理端正,再插回飞鱼袋内。同时,他命令骑马的军士催促后面的两批军马上来,并将车辆人马暂时驻扎住。
宋江和花荣两人带了二十多名骑兵,向前去探路。走了大约半里多路,早就看到一群人马,约有一百多人,前面簇拥着一个骑马的年少壮士。他打扮得十分醒目:头上戴着三叉冠,金圈玉钿闪闪发光;身上穿着百花袍,锦织的团花绚烂夺目。他身披甲胄,仿佛千道火龙鳞,腰间束着一条红玛瑙带。骑的是一匹胭脂色的马,犹如龙马一般神骏;手中使的是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背后的小校们,也都是一身红衣红甲,气势非凡。
那位穿一身红、骑一匹赤马的壮士立在山坡前,大声挑战道:“今日我和你比试,定要分个胜负,见个高低。”只见对面山冈背后,也有一队人马拥出,大约百十余人,前面同样簇拥着一个骑马的年少壮士。
这位壮士的装束与前者截然不同:他头戴三叉冠,冠顶饰有一团瑞雪般的白绒;身披镔铁甲,闪烁着千点寒霜般的光芒。素罗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银花带色泽明亮,可与明月争辉。他骑的是一匹白玉般的骏马,手中握着一杆寒光闪闪的银戟。背后的小校们也都是一身白衣白甲,显得格外整齐划一。
这位穿白衣、骑白马的壮士与红衣壮士相对而立,两边分别是素白旗号和绛红旗号。只见两边红白旗摇曳生姿,震天的花腔鼓声擂动人心。两位壮士二话不说,各自挺起手中的方天画戟,催动坐下的战马,在宽阔的大路上开始交锋比试。
花荣和宋江见状勒住马观看,只见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真是一场好厮杀!正如诗中所云:“棋逢敌手,将遇良才。”绛霞般的红影与卷起的冻地冰霜交织在一起;白雪般的光华中闪耀着冲天的火焰。这场景仿佛冬日暮色的山茶与梅蕊争艳,又似春日浓烈的李花与桃花斗彩。一个按南方丙丁之火,如烈焰摩天、丹炉沸腾;一个按西方庚辛之金,似泰华峰巅、玉井翻腾。宋无忌愤怒地骑着火骡子飞驰到人间;冯夷神生怒地跨着玉狻猊纵横世间。
当时,两位壮士各持方天画戟,激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依然难分胜负。花荣和宋江骑在马上观看,不时发出赞叹之声。花荣逐渐靠近战场,仔细观察两人的战斗。只见他们斗得难解难分,两枝戟上,一枝饰有金钱豹子尾,一枝挂着金钱五色幡,搅在一起,上面的绒绦紧紧结住,无法分开。
花荣见状,立刻停住马,左手伸入飞鱼袋内取出弓箭,右手从走兽壶中拔出一支箭来。他搭箭上弦,拉满弓,瞄准了豹尾绒绦相结的地方。只听得“嗖”的一声,箭矢疾飞而出,准确地射断了绒绦。两枝画戟随即分开,各自回到了主人手中。那二百余人见状齐声喝彩。
两位壮士见状也不再继续战斗,都纵马来到宋江和花荣的马前。他们在马上欠身施礼并问道:“敢问神箭将军大名?”花荣在马上回答:“我这位义兄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宋江。我便是清风镇知寨小李广花荣。”两位壮士听后立刻收起戟,下马便拜:“闻名已久,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宋江和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说:“我们身穿盔甲,不能全礼。请问二位壮士尊姓大名?”穿红衣服的壮士回答说:“小人姓吕名方,祖籍潭州人。平时喜欢模仿吕布的为人,因此学习使用这枝方天画戟,人们都叫我小温侯吕方。我因贩卖药材到山东,亏了本,无法回乡,就暂时占据这对影山,打家劫舍为生。最近这个壮士来了,想要夺取我的山寨,我们各占一山,但他又不肯,所以每天下山厮杀。没想到今天有幸遇到及时雨宋公明和花将军,真是名不虚传。愿听二位的指教。”
宋江又问穿白衣服的壮士姓名。那人回答说:“小人姓郭名盛,祖籍西川嘉陵人。我因贩卖水银遭遇风浪翻船,无法回乡。在嘉陵学得兵马张提辖的方天戟法,后来练得精熟,人们都叫我赛仁贵郭盛。我在江湖上听说对影山有个使戟的占据了山头,打家劫舍,于是就来比较戟法争夺山寨。已经连续战斗了十几天,不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