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丧门剑,立下过无数大功。
这兵马都监黄信领了知府的命令,点起五十名壮健军汉,全副武装,连夜赶往清风寨。到了刘高寨前下马,刘知寨出来迎接,请到后堂。叙礼过后,刘高一面安排酒肉款待黄信和军士们,一面取出宋江来让黄信看。
黄信看了一眼宋江,说道:“这个不必问了,连夜准备个囚车,把这厮装进去。”于是众人给宋江头上抹了红绢,插了一个纸旗,上面写着“清风山贼首郓城虎张三”。宋江哪里敢分辩,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接着,黄信问刘高道:“你拿住张三的时候,花荣知道吗?”刘高回答说:“我昨晚二更时分拿了他,悄悄地提回家里藏着。花荣只知道张三去了清风山,并不知道此事。”
黄信听后说:“既是如此,那就容易了。明天天明时,你安排一副羊酒送到大寨里的公厅上摆着,再埋伏下二三十人。我亲自去花荣家请他来,只说是慕容知府听说你们文武不和,特地派我来置酒劝和。等他到了公厅,看我掷杯为号,就一起动手拿住他。然后一同解送上州里去。这个计策如何?”
刘高听后大喜道:“还是相公高见!这个计策真是妙极了,就像瓮中捉鳖一样容易!”
当晚定下计策后,次日天刚亮,黄信便先去大寨左右两边的帐幕里预先埋伏了军士,厅上也虚设了酒宴。早饭过后,他上了马,只带了两三个随从,来到花荣的寨前。
军人进去通报,花荣问道:“黄都监来此有何事?”军汉答道:“只听得教报道,黄都监特来相探。”花荣听后,便出来迎接。黄信下马后,被花荣请至厅上,两人叙过礼后,花荣便问道:“都监相公来此有何公干?”
黄信道:“下官受知府之命,因你清风寨内文武不和,未知缘由。知府担心你们因私仇而误了公事,所以特派我来与你们讲和,已在大寨公厅上安排了羊酒。现在就请足下上马同往。”花荣笑道:“我怎敢欺瞒刘高?他又是正知寨,只是他屡屡要寻我的过失。没想到惊动了知府,有劳都监亲自前来,我该如何报答?”
黄信低声对花荣说道:“知府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如果有刀兵之事发生,他是文官做不了什么用。你只要按我说的去做就好。”花荣道:“非常感谢都监的关爱。”于是黄信便邀请花荣一同出门上马。
然而花荣却道:“且请都监少喝三杯再走。”黄信道:“等说开了事情再畅饮也不妨。”花荣只得叫人备马。
当时,黄信和花荣并马而行,直接来到大寨,下马后,黄信携着花荣的手一同走上公厅。只见刘高已经先在公厅上等候。三人见面后,黄信便叫人取酒来。随从们已经事先把花荣的马牵了出去,并关闭了寨门。花荣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计谋,他以为黄信只是一般的武官,不会有歹意。
黄信端起一杯酒来,先劝刘高道:“知府听说你们文武二官不和,非常担心。今天特地派我来与你们二位陪话,希望你们能以报答朝廷为重,以后再有事情,和同商议。”刘高回答道:“我刘高虽然不才,但也颇懂些理法,这些小事何足挂齿,竟然让知府如此挂心。我们二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争执,这都是外人妄传的。”黄信听后大笑道:“妙哉!”
刘高饮过酒后,黄信又斟了第二杯酒来劝花荣道:“既然刘知寨已经这么说了,想必是闲人妄传所致。来,请饮此杯。”花荣接过酒一饮而尽。接着刘高也拿起一副台盏,斟了一杯酒回敬黄信道:“劳烦都监相公降临此地,请满饮此杯。”
黄信接过酒后,并没有立即饮用,而是把眼四下一扫,看到有十数个军汉簇拥上厅来。他突然把酒盏往地上一掷,随着这声响,后堂立刻响起一片喊声,两边帐幕里涌出三五十个壮健的军汉,一拥而上,将花荣拿倒在厅前。黄信大声喝道:“绑了!”
花荣一边挣扎一边喊道:“我得何罪?”黄信大笑道:“你还敢叫喊!你勾结清风山的强贼,一同背叛朝廷,这该当何罪?我看在你往日的面子上,才没有去惊动你的家小。”花荣辩解道:“相公,你也得有个证据吧。”黄信道:“好,就让你看看真赃正贼,我不冤枉你。来人,把他推上来!”
不一会儿,一辆囚车从外面推了进来,车上插着一个纸旗儿,一条红抹额。花荣一看,囚车里竟然是宋江,顿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黄信指着宋江对花荣说:“这可不关我的事,告发你们的人刘高就在这里。”
花荣说道:“不妨事,不妨事。这是我的亲戚,他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