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水浒 >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吧!我不敢挣扎了。”

这时,只见门口有一个人挑着一担柴火歇在门口。他看见武松按倒了那妇人,于是大踏步跑进来叫道:“好汉息怒!请饶了她吧,小人有话要说。”

武松跳了起来,用左脚踏住那妇人,双拳紧握,警惕地看着来人。那人头戴青纱凹面巾,身穿白布衫,腿上系着护膝,脚穿八搭麻鞋,腰间还系着一个缠袋。他长着一张三拳骨叉脸,微微有些胡须,年纪大约三十五六岁。

他紧盯着武松,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持着一种恭敬的姿态,说道:“愿闻好汉大名。”武松回答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武松便是。”那人惊讶道:“莫非您就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松点头道:“正是。”

那人立刻跪下磕头道:“闻名已久,今日有幸得以相见。”武松问道:“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那人答道:“是的。我妻子有眼无珠,冒犯了都头您。请您看在我的面子上,饶恕她的罪过。”

正所谓:自古嗔拳输给笑脸,礼数总能制服奸邪。只因为武松是一个真正的义勇男子,所以才能降伏这凶顽的母夜叉。

武松见张青如此小心谨慎,便急忙放开了那妇人,问道:“我看你们夫妻二人并非寻常之辈,敢问尊姓大名?”张青便让妇人穿好衣服,一起上前来拜见武松。武松道:“刚才多有冲撞,请嫂嫂见谅。”那妇人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还望伯伯海涵。请都头到里面坐吧。”

武松又问:“你们夫妻二人高姓大名?如何知道我的姓名?”张青道:“小人姓张名青,原本是这光明寺的菜园子。因为一时争些小事,性起杀了这光明寺的僧人,放火烧了寺庙。后来没有人来追究,小人便在这大树坡下做起了剪径的勾当。有一天,有个老者挑着担子路过,小人欺负他年老,冲出去与他争斗。斗了二十多个回合,被那老者一扁担打翻在地。原来那老者年轻时也是剪径的好手,见我身手敏捷,便收我为徒,传授了许多武艺。后来,他又把女儿嫁给了我做妻子。我们在城里住不惯,便回到这里盖了些草屋,以卖酒为生。实际上,我们是在等过往的客商,有看顺眼的,就用蒙汗药迷倒他,然后大块的好肉就切做黄牛肉来卖,零碎的小肉就做馅子包馒头。我每天也挑些到村里去卖,就这样度日。”

“我张青因为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所以人称菜园子张青。我妻子姓孙,她完全继承了她父亲的本事,人们都叫她母夜叉孙二娘。她父亲去世已经三四年了,在江湖绿林中也是赫赫有名,人称山夜叉孙元。

我刚回来时,听到妻子在叫唤,没想到却遇到了都头您。我常常嘱咐我妻子,有三种人不能害:第一是云游的僧道,他们不曾过分享受,又是出家人,所以不应该害他们。就因为这样,我们差点害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好汉。

那原本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名叫鲁达,因为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所以逃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因为他背上刺有花绣,江湖上的人都叫他花和尚鲁智深。他使一条重达六十多斤的浑铁禅杖,也曾从这里经过。我妻子见他生得肥胖,便在酒里下了蒙汗药,将他扛入作坊准备动手开剥。幸好我及时回来,看到他那条非凡的禅杖,便慌忙给他服了解药救醒他,并与他结拜为兄弟。

后来我听说他最近占据了二龙山宝珠寺,和青面兽杨志一起在那里落草为寇。我几次收到他的招揽信,只是没能去成。”

武松道:“这两个人在江湖上也是声名远扬。”

张青道:“只可惜了一个头陀,那是一条身高七八尺的大汉,也被我们用麻药麻倒了。我回来得稍晚了一些,他已经被卸下了四肢。现在只留下了一个箍头的铁戒尺、一件黑色直裰和一张度牒在这里。”

“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只有两件东西最为难得:一件是用一百零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另一件是用雪花镔铁打成的两把戒刀。想起那个头陀,他也曾杀过不少人,直到现在,那刀在半夜里还会发出啸响。我只恨当初没能救下他,心里常常想念他。

我也曾叮嘱过我妻子:‘第二等是江湖上的行院妓女,她们冲州撞府,逢场作戏,费尽心思才赚得些钱物。如果害了她们,那些人会互相传说,去戏台上编排我们江湖好汉的不是。’我还叮嘱她:‘第三等是各处犯罪被流配的人,其中不乏英雄好汉,千万不能害他们。’没想到我妻子没听我的话,今天又冲撞了都头您,幸好我回来得早一些。这该如何是好?”

母夜叉孙二娘解释道:“我本来是不打算下手的,一是因为看到伯伯的包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