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水浒 >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开。

第二天早餐过后,真人、道众以及提点、执事等人邀请太尉一同游山。太尉非常高兴,由许多人跟随着,步行走出方丈室。前面有两个道童引路,他们走过宫前宫后,欣赏了许多美景。三清殿上的富贵气象,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左廊下有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则是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

游览完所有的宫殿后,他们来到右廊后面的一处地方。洪太尉抬头看去,只见另外有一座殿宇,四周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有两扇朱红色的门扇,门上挂着一把胳膊粗的大锁,交叉贴着十几道封条,封条上又重重叠叠地盖着朱红色的印章。檐前有一块朱红色漆金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伏魔之殿”。

太尉指着门问道:“这座殿宇是什么地方?”真人回答道:“这是前代老祖天师用来锁镇魔王的殿宇。”太尉又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上面贴了这么多封条?”真人解释道:“这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这里的。每传承一代天师,就会亲手添上一道封条,以警示子孙后代不得擅自开启。因为如果放走了魔王,后果将非常严重。现在已经传承了八九代祖师,我们始终不敢开启。锁是用铜汁灌铸的,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小道我在这里住持了三十多年,也只是听说过而已。”

洪太尉听了心中惊怪不已,他心想:“我倒要看看这魔王到底长什么样子。”于是他对真人说道:“你且把门打开来,让我看看魔王是什么模样。”然而真人却告诫道:“太尉,这座殿宇是万万不能开启的。”

先祖天师曾郑重告诫:今后任何人都不许擅自开启这扇门。”太尉听后笑道:“胡说!你们这些道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道术,故意编造出这样的地方,假称锁镇着魔王。我博览群书,何曾见过锁魔之法?神鬼之道本就幽暗难明,我不相信里面有魔王。快些给我打开,我倒要看看魔王是什么样子!”

真人再三劝告道:“这座殿宇真的不能开,恐怕会惹出大祸,伤害到人啊。”太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们若不给我打开看,回到朝廷后,我首先要奏报你们众道士阻挠宣诏、违背圣旨、不让我见天师的罪行;然后再奏报你们私自设立这座殿宇、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的罪行。到时候把你们的度牒都追缴了,发配到偏远的军州去受苦。”

真人等道士们惧怕太尉的权势,只得叫来几个火工道人,先把封皮揭掉,然后用铁锤砸开大锁。众人一起推门而入,往里面看去,只见里面黑洞洞的,一片昏暗。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亿万载难瞻明月影。分不清南北,辨不明东西。黑烟霭霭扑人寒,冷气阴阴侵体颤。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地,妖精往来的地方。闪开双目却如同瞎子一般,伸出两手看不见手掌。常如三十夜般黑暗,却似五更时般阴冷。

众人一起进入殿内,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太尉命令随从取来十几个火把点燃,照亮四周。他们发现殿内并无其他物件,只有中央竖立着一个石碑,大约五六尺高,下面有一只石龟驮着,大半个身子陷在泥里。

当火把照到石碑正面时,上面刻满了龙章凤篆和天书符箓,无人能识;而照到石碑背面时,却清晰地刻着四个大字:“遇洪而开”。这似乎是天意安排: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将出现忠良之士,三来凑巧遇到了洪信。这不就是天数吗?

洪太尉看到这四个字后大喜过望,对真人说道:“你们阻挠我,却没想到数百年前就已经注定了我会来到这里。这‘遇洪而开’四个字分明是让我打开看,又有何妨?我猜想这魔王就藏在石碑底下。你们快叫些火工等人来,用锄头铁锹把它掘开。”

真人慌忙劝阻道:“太尉,不可轻举妄动!恐怕会惹出大祸,伤害到人啊。”太尉大怒道:“你们这些道士懂什么!碑上明明刻着让我打开,你们为何还要阻挠!快给我叫人来开。”真人又再三劝告道:“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太尉哪里肯听。

众人只得聚集起来,先把石碑放倒,然后一起用力挖掘那石龟。挖了半天才把它掘起来。又往下挖了约三四尺深,露出一块大青石板,方圆大约有一丈。洪太尉命令继续挖掘,真人又苦苦相劝道:“不可再挖了!”但太尉仍不听劝。

众人无奈,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这时,只见石板底下露出一个万丈深的地穴。突然,穴内传来一声巨响,震天动地。那声音非同小可,就像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一般。

那一声响过后,只见一道黑气从地穴中滚滚升起,掀塌了半个殿宇的角落。那道黑气直冲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