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三国:开局复制吕布武力 > 第152章 派何人北伐

第152章 派何人北伐

却说华羽不得已,同董白同乘一骑,回冠军侯府。

随后,董卓也急匆匆离开堳坞,去了长安,回太师府,找李儒和田仪商议出兵并州的大事去了。

董卓刚进太师府,李儒和田仪得知消息,已经出门迎接了。

董卓一摆手:“走,去书房谈话。”

“太师,大喜,大喜。”刚进书房的门,三人还没落座,李儒就笑着说道。

董卓一愣,问:“文优,喜从何来?”

李儒回答道:“关东诸侯经历箕关大败之后,因冀州遭遇旱灾,粮草不济,关东诸侯已经盟散,各回本地去了。”

“啊……”董卓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就哈哈大笑着,“好,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关东诸侯盟散,从此孤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田仪也笑着说道:“关东诸侯粮草不济,正是太师兵出函谷的大好时机。”

听田仪提起用兵的事,董卓这才想起这次匆忙回长安的目的,立即说道:“今日孤回长安,乃是遇到一件难决之事,正是跟用兵有关,特找你二人商议一番。”

李儒见董卓一脸严肃,立即说道:“太师请讲。”

三人来到书房,董卓屏退左右,低声说道:“子翼从河东回来,先去堳坞,向孤请战,说是要替孤收复并州。”

“啊……”李儒和田仪皆是大吃一惊。

李儒立即问道:“子翼为何突然有这个想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启禀太师,河东太守牛辅将军有书信到。”

田仪眼睛一亮,笑道:“主公,牛辅的书信之中,必有答案。”

李儒出门,将牛辅的书信拿进来,递给董卓。

董卓将书信拆开,仔细看了一遍,大笑着将书信交给李儒和田仪:“原来如此。”

李儒和田仪一起看书信,登时也明白了。

“好一首《满江红》。”李儒赞叹道,“如此豪情万丈的诗词,只有子翼这种无敌之将才能创作出来。”

田仪也点了点头:“主公,子翼的志向,尽在这首《满江红》之中。”

“马腾、韩遂已然坐大,一统凉州各部,自成一方诸侯。”

“他们二人虽然名义上还是主公的旧部,但却对主公的命令阴奉阳违。”

“主公命马韩二人兴兵讨伐并州,但他们张嘴就是要钱、要粮、要器械,摆明了是趁火打劫。”

“并州之困若是不解,异族随时都有可能南下司隶,则长安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以我来看,若子翼真能击败南匈奴、西鲜卑与乌桓联军,收复并州,不单单能提升主公之声望,更可让马腾与韩遂心有忌惮,不敢再对主公有异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儒叹道:“太师,我正有一事要禀告太师,也与华子翼有关。”

董卓笑道:“文优何时学会如此婆妈,有事快说。”

“太师,近来长安城有消息暗传,说是子翼于洛阳皇宫中,私得传国玉玺。”

“啊……”董卓登时大吃一惊,又惊又怒,“文优,这个传言可真?”

李儒轻轻摇了摇头:“我已派人在调查此事,暂时没有结果,故而不敢轻举妄动。”

董卓皱着眉头,右手在案几上不住地敲打着:“若此事为真,则华子翼必是狼子野心,不可留,须得立即除掉。”

“但也可能是有人故意陷害,想借孤的手除掉子翼,自毁长城,不可不防。”

“主公所言甚是。”田仪点了点头,“以我猜测,出此计者,必是关东诸侯。”

“但是,长安城中,若无内应,关东诸侯如何能在长安成事。”

董卓登时心下一跳,怒声道:“莫非是保皇一派?”

田仪轻轻摇了摇头:“此,不可轻断,须得等文优派去的人调查清楚再说。”

“哼。”董卓怒哼一声,“不管此人是谁,孤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忽然,董卓又想起一事,立即问:“既有传国玉玺之事,此征伐并州的领军大将,须得仔细斟酌才是。”

“但是,孤麾下的兵将,凉州一系中,除子翼之外,就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才了。”

“何进旧部,吴匡、张璋二人,曾与袁氏交情莫逆,不可授之兵权。”

“如此便只有并州一系,但吕布是并州人氏,若将他率部放回,一旦他割据而立,岂非坏事?”

“那吕布在长安,只有一妻一女,都可割舍,只怕难以控制。”

“可若是用子翼,他若真是私藏了传国玉玺,心怀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