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三国:开局复制吕布武力 > 第118章 华羽赴弘农

第118章 华羽赴弘农

收服了张绣和贾诩,华羽不再有后顾之忧,开始谋划董卓被杀之后的布局。

贾诩的分析,对华羽的触动比较大。

“主公既然料定董卓命不能长久,就该考虑日后的立身之地了。”

“董卓死后,长安城必将成为战乱之地。”

“再说,关中之地已经受董卓荼毒许久,主公又是昔日董卓麾下大将,万不可以长安为立身之处。”

“关东之地虽好,但用不了多久,众诸侯就会你争我夺,彼此为战。”

“若主公狼狈前往,举手迎接主公的诸侯会很多,他们都想以主公为利剑,为他们征战天下。”

“而主公若是提兵前往,势必又会成为众矢之的。”

“主公虽有勇有谋,但却缺少民心声望。”

“征战天下,绝非汜水关下击败诸侯联军那般,能轻易获胜。”

“而一旦主公陷入与诸侯的混战,难以脱身,如何能发展壮大?”

“益州有天险,又有汉中之地为辅,主公麾下以骑兵为主,只恐会难以攻克。”

“江东之地,位置偏隅,江河纵横,也不适合骑兵作战。”

“而且,江东门阀林立,排外之心极强。”

“主公纵然能占领江东,短期内却难以收服人心。”

“若主公用强横的手段,虽然能快速收到效果,日后必然会被反噬。”

“到那时,主公一旦提兵在外,江东便会有人造反,主公何以安心征战天下?”

华羽不得不服气,贾诩的分析真是太到位,太正确了。

历史上,吕布仓皇逃出长安,众诸侯皆是举手欢迎。

奈何是吕布桀骜,难以驾驭,这才到处乱窜,直到图谋曹操的兖州。

江东呢,孙策占领江东之后,正是用铁血手腕,结果被许贡的刺客所害。

华羽问:“以文和的意思,莫非是要图谋荆州?”

“但荆州刘表占据荆州多年,文武辅佐,又是汉室后裔,民心已经归附,图荆州只恐不易。”

贾诩微微一笑:“荆州之地本就富裕,人才济济。”

“再者,中原大乱,众诸侯互相攻伐,百姓生灵涂炭,必有大量人口南下,其中不乏一些才俊之辈。”

“主公若是能占据荆州,向东可顺江而下,平定无主的扬州。”

“待北方战事消弭,主公也可以跨江而上,坐收渔翁之利。”

“只不过,正如主公所言,刘表占据荆州多年,有文武辅佐,民心归附。”

“而主公兵力势必不足,若要征战荆州,时日必久,对主公自然是很不利的。”

“以我之意,主公应当图谋并州。”

“自从丁原奉诏入京,为董卓所杀,吕布率众留在洛阳,并州就是无主之地。”

“北方异族纷纷趁机南下,据我所知,整个并州已彻底沦陷,百姓生灵涂炭。”

“若主公能领大军北上,将并州收复,必可获得空前名望。”

“只是,主公出兵并州,须得有一个理由,一个不让董卓、李儒、田仪等人怀疑的理由。”

“以我来看,弘农张济之事倒是一个契机,可引起董卓对函谷关与箕关的重视。”

“河东有白波军,一旦郭太与关东诸侯勾结,则箕关必破。”

“故而,到时主公就能够以此为由,请得一支精锐,前往河东平乱。”

“河东郡与并州接界,牛辅又是董卓的女婿,深得董卓信任,有牛辅替主公说话,主公就会有北上的借口。”

“以主公的本领,麾下将士的勇猛,快速平定并州,并不是难事。”

“主公参与诛董,就能以此为条件,从朝廷得一任命,事后封主公为并州牧,如此主公便可名正言顺,执掌并州。”

从朝廷得一任命?

简直太简单了,有诛董之功,还怕王允不允?

第二天,华羽带着典韦、胡车儿和邹氏,以及十八羽卫,直奔弘农郡。

邹氏没想到华羽会带她一并前往,不由惊喜之极。

老父受伤,邹氏当然想前去探望,却没敢向华羽提出要求。

镇东将军府的护卫工作,华羽暂时交给了王越,以及华羽的亲卫军。

王越归顺华羽之后,为了表达对华羽的彻底臣服之心,王越还把自己的六大弟子,史阿他们,全都招过来,一起效忠华羽。

王越也明白,汉室皇权旁落,再想执掌大权,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众多诸侯之中,华羽已经初显能力,又有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