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种度过难关的欣慰,一边走着,一边有说有笑。
沈迟看着这几个人径直从身边走过去。
没过多久,又看到两个村民走过来。
这次,是两个老妇人,同样是手中提着各种生活物资,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
沈迟主动拦住这些人,跟他们攀谈。
没过多久,沈迟就了解到这个村子发生的事情。
原来,近日发生了严重的天灾,粮食歉收,水源干涸,村里人已经许久都没能吃饱饭了。
“幸亏有刘大善人,让我们喝上了干净的水,吃上了肉,还拿到了治病的药!而且刘善人慈悲为怀,不要我们给钱!”
一名老妇人激动地说道。
“刘善人本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乡绅,自从刘善人一家九口人,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亲人,全部因为天灾而病逝后,刘善人就拿出全部钱财,设善施堂,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坚持修仁义攒功德……”
另一名挑着柴火的青年,脸上同样挂着笑意,说起那个所谓的刘善人,眼睛里透着钦佩与崇敬。
沈迟循着众人指示的方向,来到了村中那个刘大善人的宅邸。
只见村子北边的开阔地,一间由青石砌筑的高大院落映入眼帘。
院落门口搭着一个简易的棚子,旁边竖放着一块牌匾,上书【善施堂】。
棚子前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与之前沈迟所见差不多的,面黄肌瘦的村民。
棚子里摆放着桌子和架子,架子上和地上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箧、匣子。
桌子后方有几个仆人模样的童子正在忙碌。
桌子前方,则站着一名男子,男子是乡绅装扮,脸上带着亲切的淡淡笑容,正在负责接待村民。^x-x.k`s^g?.+c¨o¢m/
每接见一名村民,男子就微笑着安抚,贴心地询问难处,并吩咐仆人安排需要的物资,语气和善,眼神关切。
看来,这位就是所谓的刘大善人了。
沈迟就静静站在一旁看着,没有人询问他,他也没有打扰任何人。
直到夕阳西下,薄暮时分。
来寻求解困的村民队伍逐渐到了尽头。
刘善人的神情至始至终不变,一直保持着十足有耐心的模样,愈发给人积德行善、不求回报的印象。
直到最后一个村民领取了需要的物资,兴高采烈地转身离开时。
刘善人终于面带微笑地看了沈迟一眼。
然后转身进了门。
门没有关,沈迟直接跟着进了门。
绕过空旷的前院,进了正中的三间正房,来到了后院。
此时的后院,烛火摇曳,居然有很多仆人在来来回回地走着,呈现出一副忙碌的光景。
然后,沈迟就看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
只见后院同样搭着数个棚子,棚子内,摆放着一列床榻,每一张床榻上都躺着一个人。
一共八张床榻,一共躺着八个人。老人、妇人、成年男子、少年、少女……
每一个躺在床上的人,面容都十分的枯瘦、虚弱,脸色是不自然的惨白。
并且,每个人都在小声地痛苦呻吟着,气若游丝的哀嚎声连成了片。
然而,这些脸颊枯瘦的人,身躯却是异乎寻常的肥胖、臃肿。
脖子、四肢、腰腹,每一个身体部位都鼓胀起来,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人类的形体,仿佛完全是由脂肪堆叠起来一般。
躺在床榻上的这些人,因为臃肿的肉体而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
然而,面对这诡异、惊悚的画面,刘大善人却静静站在一旁,眯着眼,仿佛欣赏艺术品一般,眼神透露着仔细、体贴和关爱,甚至有一丝痴迷地观察着这些病态、畸形的人体。
更为惊悚的是,在刘善人的吩咐下,来来往往的仆人,手中操持着各种工具,围绕着这些床榻忙忙碌碌。
他们手中的工具,包括刀具、针具、布条、丝线……
除了一直围绕着这些床榻忙碌的人以外。
还有接连不断的人进出后院,进来的人手中,捧着堆满了食物和药物的食具。
出去的人,则抬着一个一个封装好的箱箧、匣子、木桶。
每一个忙碌的仆人,脸色都是如出一辙的冷漠,似乎完全没有一丝情感。
沈迟突然想到之前所见过的,村民们提着的肉、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