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的破局之法。
一个东西的出现不是无敌的,它会根据战场的变化而变化。
这一点,武皇也很清楚。
他怕的是这些老将们太过于依赖李昭的新式武器。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昭的新式武器给了武国军方极大的底气和赢面。
当大家都将这种困难克服后,那么武国的军方只会更上一层楼。
武皇甚至都亲自加入到了其中,就是想要分出一个胜负来。
胜负的关键因素中,武器占据一定的比例,但绝对不是全部,人才是关键。
所以,归根结底,士兵们才是最重要的。
“诸位爱卿,时候也不早了,先吃点东西,然后继续讨论!”武皇提醒道。
但这些老东西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亢奋的不行,假想自己如果是拿着幽王的这些武器,该如何使用,才能使得战争效率最大化?
而如果自己是敌方,又该如何破敌?
这样脑洞大开的场景,还有彼此争论不休的时刻,真的是不多见。
以至于武皇的关心,他们都当成了耳旁风。
看着这些入了迷的老家伙们不愿意离开,武皇也只好陪着。
不管怎么说,积极向上是好事。
……
工业化进程也要正式被提起来了。
李昭很清楚,交州这里迟早是要走上工业化的。
因为各行各业的设备、机器都在一次次的创新和提升效率。
当武国完成足够多的原始积累后,就自然而然的会向工业化过渡。
李昭并不清楚,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已经掀起了一股风潮。
只要是能配备的新式武器,将军们都不放过,他们想要打造最强军。
但现在这种想法也只是奢望。
武皇找到诸位文臣商议一番后,最后决定,京师的将作监也要跟着一起发力。
光是靠着交州那边肯定是不够的。
而且,图纸和参数这些,李昭也是早就送过来了。
武国京师方面和交州方面一起努力,或许速度会加快很多。
这是武皇还有诸位将军在仔细权衡之后,一致都能接受的结果。
现在,武国在新式装备上面还有很大的空缺,都是古法和新式两种相互结合。
不过,既然要使用新式武器,那么新式武器最起码还是得有一定的数量装备成军。
若是只有一点点库存,那还不如不装备。
李昭自己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他不想搞多一点产量,而是现阶段,交州需要打造的东西太多了。
匠人远远不够。
有时候,李昭都想在交州也多兴办几所交州学院附属学院。
但显然是不行的,至少是现阶段不行。
没办法,李昭只能慢慢的等,慢慢的磨,然后时刻让他们招工,培养可用之人。
当前也唯有如此。
李昭让铁匠功法和火药研究工坊这边,再进行细微划分。
总之,像望远镜、地雷这些,都按照顺序有序生产,至于最后到底会差多少,李昭也懒得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