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明朝土皇帝 > 第12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12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么说吧,只要蝗灾没有闹到不可收拾的程度,百姓们能保住一定的庄稼,陆十二这名声就算是立起来了,以后不说在宁阳县里横着走,起码到哪儿都会有人喊声陆相公,哪怕后代混到要饭的程度也能比其他人多要两碗饭。

现在,郝凡五又亲手送上了第三次立名的机会。

陆十二强忍着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的说道:“宁阳县想要富起来,就得先让百姓富起来,恰好学生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县尊可愿拨冗一听?”

郝凡五感觉自个儿又一次成功算计了陆十二,当即便捋着胡须说道:“你且说来听听?”

陆十二向郝凡五拱了拱手,说道:“学生观察过许多田地,凡是种过豆子的,地力便较之没有种过豆子的要肥一些,且棉花的植株高一些,豆子的植株又矮一些,因此,学生便想着是不是可以将棉花与豆子套种?”

套种并不稀奇,郝凡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当中就见到过套种方面的论述,就连不怎么重视农桑的蒙元也提出了桑间不宜种植蜀黍的问题。

但是种豆能肥沃地力,再把豆子和棉花套种的观念,郝凡五却是从来没有听过。

如果真能成功,虽然棉花的总产量有可能降低,但是老百姓对棉花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只需要够缴纳赋税就行,反倒是相当于白捡的豆子更有用处——豆子可以煮了吃也可以榨油,豆桔可以烧,如果再加上肥沃土地的好处,豆棉套种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

略一斟酌,郝凡五便捋着胡须说道:“试试,明年先在你们陆家庄挑几亩地试一试,要是能行的通,咱们就将这法子推广到整个宁阳县,本官还要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陆十二觉得自个儿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一穿越就遇上郝凡五这种神经病——他娘的,别人是千里当官只为财,你郝知县是千里当官给百姓服务,还他娘的时时刻刻想着拉别人一起!

好嘛,光是来一趟徐家林邑就得大半天的时间,等徐家林邑这边忙完了,去到下一个庄子又得大半天,而整個宁阳县大大小小的村子足有三四百个,等陆十二把所有的村子全跑一遍,回到县衙的时候已经快一个月的时间。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孵化比较早的蝗虫已经开始第二次蜕皮,孵化比较晚的蝗虫开始在田地里乱蹦,天热的时候已经可以听到油蝗在豆子地里鸣叫。

陆十二黑着一张臭脸回到了县衙,跟郝凡五略微寒喧两句便直接说道:“大点儿的蝗虫已经可以短飞,万幸发现的早,要是再晚一些,怕是会更加麻烦。”

郝凡五嗯了一声,同样黑着脸说道:“陛下免了宁阳县三年的钱粮,但是江南并没有粮食可以运来,说是让山东布政使司和兖州府想办法筹粮,有借粮者,可免双倍钱粮。”

陆十二瞧了郝凡五一眼,猜测郝县尊这会儿一定在心里骂的很脏,尽管没敢明着骂出来,但是含妈量绝对爆表。

因为陆十二也想骂娘——洪武年间的山东并不是产粮大区,而且还刚刚经历过战火,别说是免双倍钱粮,就是免三倍钱粮不可能借到足够的粮食。

暗自琢磨一番,陆十二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叹道:“没粮就没粮吧,反正百姓家里都还有一些存粮,加上秋后残存的庄稼倒也能熬过去,就是占不到便……”

郝凡五猛的咳了一声道:“你说的不错,百姓家里的存粮,再加上残存的庄稼和草根树皮,总是能熬过去的。”

陆十二自知失言,干脆岔开了话题:“对了,学生和吴班头他们走遍了整个宁阳县,发现有些不太对劲。”

郝凡五心中一紧,连忙追问道:“怎么不太对劲?”

陆十二道:“越是往东北那边的村子,越是有人听说益都那边有人依靠祭祀蝗神而免灾,但是问他们是从哪儿听说的,却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恐怕这里面还有别的事儿。”

被陆十二这么一说,郝凡五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益都离着宁阳县可不近,而且更靠南一些的宁阳县才刚刚发现蝗灾的苗头,益都那边就已经闹过了蝗灾而且有人依靠祭祀蝗神而免灾?

用屁股想想都不太可能!

沉默了好一会儿,郝凡五才冷哼一声道:“算了,本官会让吴班头去查个清楚,也会上报给兖州知府知晓,眼下还是先带你去县学看看。”

只是跟着郝凡五来到县学之后,陆十二才发现自己又被坑了——空无一人的文庙,破败的围墙,这踏马是县学?

看着陆十二满脸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