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的德君,将享受安康;而帮助无道的成汤,将灭绝道纪。早日归顺周地,免得自取灭亡!”他的计划是先瓦解成汤的军力,孤立其势力。他相信这个夜晚的行动将决定大局。
他还命令杨戬领三千兵马,先去烧毁敌方的粮草,使敌军陷入混乱,无心战斗。如果粮草被烧毁,杨戬再行动,后续支援绝龙岭,协助雷震子取得胜利。杨戬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这正是用智慧和勇气,像挖战坑捕获虎豹,又如在天空铺网等待蛟龙,充分展现子牙的战略布局和智谋。
闻太师在损失了许多兵力和将领后,独自坐在帐中,沉默不语。突然间,他凭借神目,看到西岐军队的杀气直冲成汤军的中军。太师笑道:“姜尚今日得胜,正想乘胜劫掠我们的大营。”他迅速下达命令:“邓忠和陶荣守护左哨,辛环守护右哨,吉立和余庆领长箭手守护后营粮草。我将在中军指挥,看看谁敢闯入辕门!”太师做好了夜战的准备。
天色渐晚,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战鼓声响,子牙率领众将四面出击,秘密接近成汤大辕门。左右两侧点起灯笼作为信号,一声炮响作为进攻的信号,随即三军呐喊,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战斗一触即发。
子牙率领前军勇猛冲破了成汤军七层防护,大声呐喊着冲进大辕门。闻太师驾驭墨麒麟迎战而来,挥鞭高呼:“姜尚,今日就要分出胜负!”两位将领交战激烈。子牙手持宝剑,与闻太师激烈交锋,金吒和木吒分别在左右助阵。龙须虎发石如飞蝗骤雨般打向成汤军,使敌军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闻太师奋战在中军,而黄飞虎带领部队冲进左营,遭到邓忠和陶荣的迎战。黄家父子勇猛,使得两位将领陷入苦战。邓忠挥舞板斧,陶荣使出双锏,两人奋力抵抗。
南宫适冲向右营,被辛环拦截。辛环展开肉翅,与西岐数将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场上灯球火把照耀得如同白昼。夜晚的战斗异常惨烈,战鼓声声,阴风悲鸣。
就在闻太师奋战之际,子牙祭出了打神鞭。闻太师虽然及时发现,但仍被击中左肩臂。龙须虎发射的石头接连不断,造成成汤军大乱。子牙的周兵趁势围攻,形势对闻太师极为不利。
黄飞虎和他的四个儿子黄天祥等人英勇无畏,犹如猛龙般摆动长枪,转换战术如蟒蛇翻身。陶荣来不及躲避,被黄飞虎的一枪刺倒在马下。邓忠无法抵挡,只能败逃。辛环见战局已不利,后营火起,杨戬已经烧毁了粮草,军队大乱,形势不可收拾,火焰冲天,周军锣鸣鼓响,成汤军惨败,只能撤退。
闻太师的大军已经溃败,周围响起周兵的呼喊:“西岐圣主,天命已更。纣王无道,陷害众民。你们为何不归附西岐,享受安康之福?为何要白白劳累,为一人的专断自取灭亡!”成汤军中的士兵在西岐驻扎已久,看到有众多的诸侯已归附周朝,军心涣散,无法由主将控制。士兵们一声大喊,一半人马选择了逃跑。
闻太师尽管有能力,却无处施展,有策略却无法实施。归降者纷纷逃散,不愿降者边战边退,战局已经一片混乱。
闻太师在战败中边战边撤,辛环在空中飞翔,保护着太师,而邓忠则带领后队断后。他们一夜间败退了七十余里,最终到达岐山脚下。子牙见战局已定,吹响金号,召回部队。这场胜利令三军士气高昂,欢声雷动,姜子牙的成功使得凯旋之路充满欢乐。
而闻太师在败至岐山后,点查余下的兵力,只剩三万余人。陶荣的阵亡使他心情更加沉重,沉默不语。邓忠问太师接下来的计划,闻太师询问此处通向何方,辛环回答是通往佳梦关。太师决定向佳梦关进发。然而,败兵散将的气势已大为减弱,一路上满是叹息和哀嚎。
当他们行进时,突然在桃花岭上看到一面黄幡,幡下站着一位道人,正是广成子。闻太师上前问道:“广成子,你在此有何事?”广成子回答:“我特地在此等候你很久了。你今天违逆天命,助恶灭仁,造成无数生灵涂炭,忠良被陷,这都是你自找的。我在此,并不想与你为敌,只是不允许你过桃花岭。你可以去其他地方。”
闻太师愤怒地说:“我虽然不幸兵败将亡,但你不该如此欺辱我!”他催动墨麒麟,提起鞭子就要攻击。广成子迎上前去,用宝剑迎战,但仅仅交手三五回合,广成子就取出番天印在空中祭起。闻太师一见番天印,知道这法宝威力巨大,立刻调转麒麟朝西方逃去,邓忠紧随其后。
辛环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