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蓝靛,发如朱砂,身穿金甲红袍,骑着黑马,手持一柄开山斧,英姿勃发。
闻太师被这壮观的阵势吸引,却不料已被山下的士卒发现。士卒们停下阵势,向主将报告山上有人窥探。那将领一听,大怒,命令阵势解散,马不停蹄地直奔山上。
见这位将领气势汹汹地冲上来,闻太师心中暗喜,觉得这样的英雄若能为己所用,定能助力西岐之战。正当他心中盘算时,对方已经到了眼前。来将大声质问:“你是何人?竟敢来探我山穴!”闻太师此时意识到形势的紧张,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对峙。
闻太师以一副道士的姿态对那愤怒的来人回应,声称自己只是想在这山中修建一个小庵,早晚诵读《黄庭》经书。然而,来人显然不买账,认为闻太师是个妖道,愤怒之下,挥舞斧头直扑过来。
闻太师临危不乱,用手中的金鞭迎战,斧头和鞭子在空中交击,山顶上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对决。闻太师身经百战,见多识广,面对这位斧技高超的将军,心中早有打算:“等我收了此人,带往西岐,即使不能大获全胜,也算是个不错的收获。”
面对对方的紧追不舍,闻太师突然使出一招,一指金鞭,平地生出一座金墙,将那位大将围困其中,自己则借助金遁之术逃脱。太师重新回到山上,安静地倚靠着松树坐下,心中察觉到山中隐藏着几股杀气,静静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消息传到山下,有小校急忙上山报告两位将军:“有个穿红衣的道人,把大将军引入一片黄气之中后就消失了。”两位将军听闻,怒气冲冲,迅速上马持兵,带领众喽罗,呐喊着杀上山来。
闻太师看到他们气势汹汹地上来,不慌不忙地骑上墨麒麟,面对着二将大声说:“慢来,慢来!”二将见到闻太师那三只眼的特征,顿时感到惊讶,怒问他的身份,并要求归还他们的兄长。
闻太师回答说刚才的蓝脸将军因触怒他而被一鞭击毙,询问二将来意。他表示自己无恶意,只是想在黄花山修炼,问他们是否同意。二将怒不可遏,驱马冲向闻太师,一人使枪,另一人使双锏攻击。
闻太师挥动金鞭,勇猛地迎战。交战一阵后,他骑着墨麒麟转向南方逃遁,二将紧追不舍。太师巧妙地使用水遁将张天君困住,用木遁将陶天君困住,成功收服了邓、辛、张、陶四天君。
事毕,闻太师依旧从容地坐在山坡上,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消息传到了辛天君那里,他正在山后收粮。突然,一个小喽罗带来了不祥的消息:“二千岁,出了大事!”辛环急问发生了什么,小校报告说三位将军被一个道人打死了。辛环听闻此言,愤怒至极,一声怒吼震天响:“这真是气死我了!”他立刻提起锤钻,夹紧胁下的双肉翅,化作一阵旋风冲向空中。他飞速前行,半空中的声音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
辛环急急飞至山上,怒声质问道:“好一个妖道!竟敢将我的兄弟们打死,你以为你能逍遥法外吗!”闻太师看到辛环那凶恶的模样和飞速而来的双翅,也不禁凝神注视,准备迎接这又一位强敌的挑战。
闻太师看到辛环这样的豪杰气概,竟然心中欣喜:“真是个奇异的豪杰!”辛环毫不犹豫,向着闻太师的头顶猛锤而下,太师则迅速用金鞭迎接,两者在空中展开了激烈的较量,锤鞭交错,斗得精彩异常。
闻太师一时避让,向东方飞遁。辛环怒吼:“妖道,你往哪里逃?我来了!”他夹紧双翅,瞬间追到太师头顶。辛环并不知道闻太师的真正实力,依然毫无顾忌地施展攻击。
这时,闻太师心中有数,知道单凭五遁之术难以对付辛环。他迅速行动,用金鞭指向旁边的一块巨石,连指两三下,召唤黄巾力士:“将此山石用来压住这人!”力士接到命令,立刻使得山石横飞,将辛环紧紧压制在下面。
这一幕展现了闻太师的非凡道术:在他的玄术之下,倒海移山,只在谈笑之间。
辛环被压在巨石下,闻太师驾着墨麒麟靠近,举起金鞭,准备对辛环进行最后的击打。这时,辛环悔过自新,哀求闻太师的慈悲,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冒犯,渴望得到救赎。
太师将金鞭放在辛环的顶上,揭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是普通道人,而是朝歌的闻太师。他解释自己只是在征伐西岐的路上经过此地,却被辛环的蓝脸同伴无端攻击。然后,他询问辛环是想要生存还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