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芝崖。”通天教主吩咐:“把他抬来。”不久,余元被抬到宫前,碧游宫内有许多截教门人,看到余元,无不愤怒。突然,金钟声响起,玉磬齐鸣,掌教师尊亲自到来。一见余元的状况,众大弟子纷纷表示不满。教主看到余元这样的情况,也感到难堪,首先在余元身上印上一个符印,然后用手一弹,捆仙绳便松开了。有句古语:“圣人发怒不上脸。”随后,教主对余元说:“跟我进宫。”教主递给余元一物,说:“你去把衢留孙带来见我,但不许伤害他。”余元答应道:“我明白了。”这正是圣人的恩赐,穿心锁,只怕上天不会听从。
余元得到了这件宝物,离开了碧游宫,借助土遁之术行得非常快,不到一刻钟,已经到达了汜水关。有一匹快马将他的消息送入关中:“余道长已经到了。”韩荣下阶亲自迎接,他走到殿前,弯下腰说:“听说师尊失利,被姜尚擒获,让末将非常担忧。如今能够见到您,韩荣感到非常幸运!”余元回答:“姜子牙
用铁柜把我沉入北海,幸运地借助小术到达我的师尊所在,同时得到了一件东西,可以帮助我成功。请让我安排一下五云驼,准备出关,以报这份仇恨。”余元骑上驼,前往周营的辕门,以衢留孙的名义发出挑战。报信的马进入了中军:“启奏元帅:余元提出了挑战,以衢留孙为条件。”幸运的是,衢留孙并未返回山中,子牙非常吃惊,赶紧请衢留孙商讨。衢留孙说:“余元被沉入北海,但我相信他通过水遁成功逃到了碧游宫。我认为通天教主一定借用了一件奇宝,否则他不敢下山。子牙,你应该与他继续对话,等待我再次抓住他,同时解救我们当前的困境。如果他先祭出那件宝物,我们将无法对抗。”子牙说:“道兄说得有理。”子牙下令点炮,旗帜飘扬,子牙前去中军。余元大声叫道:“姜子牙,今天我和你定要分出胜负!”他催动五云驼,咄咄逼近,姜子牙手中的剑迎面回击。仅一回合后,衢留孙祭起捆仙绳,命黄巾力士:“把余元抓住!”一声巨响,余元再次被抓空中。正是:“秋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余元并没有提防暗中的袭击,姜子牙看到余元被抓走,才感到安心。余元被带入营地,子牙与衢留孙商议:“如果杀了余元,只是五行之术,考虑到他也是会中人,很难杀掉他。如果他再次逃脱,我们将如何应对?”
正所谓“生死有定,大数离逃”,余元本应该在封神榜上有名,但他如何能够逃脱呢?子牙在中军束手无策,毫无对策,突然传来报告:“陆压道人前来了。”子牙和衢留孙走出军营迎接,当他们到达中军时,余元一见到陆压,吓得仙魂飘飘,脸色苍白,他后悔莫及。余元说:“陆道兄,既然你来了,求你宽恕我,怜悯一下我这千年的修行,努力付出的努力,从今以后我一定改过自新,再也不敢得罪西兵。”陆压说:“你的行为违反了天理,难以容忍,再加上你被封神榜记录,我只是代表天行罚你。正如下面这句诗所说:
不依正理归邪理,仗你胸中道术高。
谁知天意扶真主,吾今到此命难逃。”
陆压说:“拿来香案。”陆压在香案上点燃了香,朝着昆仑山下行拜礼,然后从花篮中拿出一个葫芦放在案上,揭开葫芦盖,里面出现了一道白光,如线一样漂浮在空中,然后展现出一个七寸五分长的东西,有眼睛和翅膀。陆压说:“宝贝,请转身!”那东西在白光之上连续转了三四圈,可怜余元的巨大头颅掉了下来。有一句诗说这是封神飞刀斩杀的,有另一首诗为证:
先炼真元后运功,此中玄妙配雌雄。
惟存一点先天诀,斩怪诛妖自不同。
陆压用飞刀斩杀了余元,他的灵魂已经升上了封神台。子牙想要下令,但陆压说:“不可以。余元本来就有仙体,如果现在暴露,将不合礼仪。我们应该用土埋葬他。”陆压与衢留孙告别后回山去了。
现在说韩荣得知余元已经死了,在银安殿与众将商议说:“现在余道长已经去世,再也没有可以抵抗周将的人了。而且敌军已经来到城下,左右的关隘也失守了,周子牙麾下都是道德术士,我们不可能获胜。如果我们归降,就会背弃成汤赋予我们的封爵;如果不归降,我估计这个关卡很难守住,最终会被周人俘虏。当前的计划是什么呢?怎么办?”旁边的偏将徐忠说:“既然主将不愿负累成汤,就不应该主动献关。我们不如将印绶挂在殿庭,文册留在府库,然后前去朝歌谢恩,放弃官职离开,这样可以不辜负做人臣之道。”韩荣听后,大家都同意这个提议,然后命令众军士:“把府内重要的物品准备上车。”他们计划隐藏在山林中,消失在丘壑之中。在此时,众将官都各自去准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