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609章 这位常院士未免太过激进了

第1609章 这位常院士未免太过激进了

光大门的。”

在这种场合下,需要对自己的成果表现出一些自信。

再者,过分的谦虚,也是对其它项目参与者的不尊重。

紧接着,他的语气又恢复严肃:“另外,虽然是带出来了但根据规定,不能复制,不能拍照,演示交流结束后,我必须原样带回。”

大家都是体制内的技术人员,自然知道规矩。

常浩南也看得出对方的重视程度已经拉满,也赶紧配合地接了一句:

“我代表火炬实验室,对张研究员,以及长光集团的诚意表示感谢!”

“好!”张汝宁点点头,神情放松下来。

然后示意助手将其中一块硬盘连接到会议室的专用电脑上:

“那我们就开始?您这边的新理念,或许可以和我们这几个方案交流碰撞一下。”

arf-1800项目是长光的心血,对标的是asml的nxt:2000i系列,属于当前duv体系下的最顶级产品。

他也很想看看,对方能拿出什么新的理念来交流。

然而,常浩南却轻轻摆了摆手,示意那位助手先别动:

“张研究员,先不急着看资料。”

这个态度让另外二人有些愕然。

“火炬实验室的新理念,是完全……颠覆性的。”常浩南解释道,“现有设计方案本身的参考价值恐怕有限,关键在于思路,包括折反式系统的设计方法,还有一些关键过程和数据。”

张汝宁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眼底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和……不服气。

参考价值有限?

他带来的可是对标国际顶级duv光刻机的核心光学设计方案!

这位常院士的口气,未免太大了些。

不过,他倒也不至于表露出来,只是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客随主便,听常院士您安排就是。”

常浩南也看出了对方的小情绪,但只是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二位跟我来。”

张汝宁和吴明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对方强调两个人,那意思当然是不能带随行人员。

好在这是国内,倒不用担心什么摔杯为号冲出五百刀斧手之类的剧情。

于是两人将随行人员留在会议室,只身跟随常浩南,深入到了火炬实验室的地下测试中心。

刚一踏进测试大厅张汝宁的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这是……蔡司最新的那台三坐标测量仪?精度能达到亚微米级了!”

他几乎不由自主地走向一台造型精密、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大型设备,如同看到稀世珍宝。

如果不是有一层窗户挡着,怕是要上手摸一摸。

“还有这台,同步辐射光源的小角散射装置……”

“talysurfpro+表面轮廓仪……”

“……”

张汝宁的语气充满惊叹。

“这些设备的投入,简直难以想象!”

他本人的课题组建立较早,不少设备已经并非最新型号。

而长光集团毕竟是个企业,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不可能无限制地追逐新款。

常浩南微微一笑,并未在此多作停留。

“张研究员见多识广。不过,今天的重点不是这些。”

他引着二人,径直走向测试中心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

那里摆放着一台看起来相当“朴素”的光路演示仪。

仪器主体就是一个带有精密位移台的黑色光学平台,上面固定着光源、几个调整架和一个观察端口。

平台旁边连接着控制电脑和显示器。

但此时正关着机。

栗亚波早已在此等候。

张汝宁快走几步,饶有兴致地凑近光路仪。

他本以为会看到一组结构复杂、镜片林立的实验性物镜原型。

然而,当他来到跟前时,却发现光学平台中央的调整架上,只固定着孤零零的一个光学元件。

一片厚度大约几个毫米的、长方形的……

镜片?

它被小心翼翼地夹持在一个特制的夹具中,表面平整如新。

但无论怎么看,这都只是一片平面镜而已。

“常院士,这是……”张汝宁疑惑地看向常浩南,又看看同样一脸茫然的吴明翰。

他完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