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第一次下山,就捡到稀世珍宝 > 第229章 垃圾桶里捡宝贝?

第229章 垃圾桶里捡宝贝?

“老爷子只要不改遗嘱就没事。”这人看上去年纪大些,知道的事情不少:“突然冒出个儿子,要是老爷子把遗嘱一改,大小老板只能干瞪眼。”

这些人越聊越兴奋,扯到后面,萧承羽和祝絮梵都听明白了。

龙爷的那档子事这边早清清楚楚,底下的人是无所谓,他们只是打工的,能按时发工资,年底能有奖金拿就好,大小老板却着了急。

龙百江的两个儿子都不成器,在圈里是出名的败二代,早年为了帮他们还赌债,龙百江还转让过几间古玩店,这也是龙百江想重新培养一个继承人,想要认回知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两个大号练废了,现在有个小号可以从零开始。

龙振天和龙振海又不是世事不知的未成年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会坐以待毙,这就飞往北州,准备伸手阻止。

那帮人又絮絮叨叨地聊了不少,抽完烟,各自回到店铺。

萧承羽和祝絮梵眼对眼,两人的姿态都未变,萧承羽说道:“怪不得龙百江带着骆雄杀到萧家想要要回知行,不止是因为沈平离开北州,还有来自两个亲儿子的压力。”

萧家是什么地方,能看在龙百江有江湖地位的份上让他自由进出,要带走人?做梦!

两人正感叹龙家这些破事,哗地一声,就看到有人走到这条巷子,将一堆废弃品扔到垃圾桶边上,哗啦啦地一堆,像是碎掉的瓷片。

“呸,真是晦气。”这人扔完后朝上地狠狠地啐了一口:“真会找地方打架。”

人一多事就多,刚才有人在一家古玩店里动手,连摔了好几个瓷器,现在成了三方扯皮,古玩店也掺和进来,还有人报了警,动手的两帮人马都没能离开,被堵在店里。

萧承羽这才松开手,壁咚的姿势算是结束,两人并肩走在一起,影子依旧挨得很近。

正要掠过那堆碎片时,羽玉突然滚烫!

萧承羽停下脚步,看着地上的碎片,祝絮梵正以为他对这堆碎片感兴趣时,他抬脚掠过!

萧承羽看着垃圾桶里的一样物件,突然就伸手把那东西拿出来。

远处,乔装后正盯着这边的沈平和吴军面面相觑,吴军干笑道:“小菩萨和一般人不一样哈,这捡漏怎么捡到垃圾桶里去了?”

沈平瞟他一眼,一脸的平静:“急什么,看下文。”

两人说话间,萧承羽已经从垃圾桶里捡出一个物件,祝絮梵随即掏出纸巾递过去,两人配合得默契,动作好像经过排练,两人也都不嫌弃这边的味儿,就一脸平静地站着。

“北虹珠宝的大小姐,对吧?”吴军有些感叹:“真不一样。”

和他以前打过交道的那些集团大小姐都不同,要是换成别人,早就捂着鼻子避得远远的。

沈平未置可否,这人和人是有气场的,初开始可能是因为皮相,但皮相这玩意看久了就会审美疲劳,不论男女都会有年迈的一天,色,迟早衰。

能让两个人真正契合的是价值观和精神,就是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达到精神契合的人少之又少,诱惑太多,抵御诱惑的能力太低。

萧承羽擦拭着手上的小物件,擦干净后还有点味儿,他也不介意,顺势将东西握在双掌。

祝絮梵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脱口而出:“手炉!”

手炉这东西在古装剧里都有过,说是小巧的可放在手里的取暖工具,古代又没有暖气、空调之类的,一到冬天,北方严寒难挡,古人发挥智慧,发明了各种取暖工具。

作为便携式可到处带着的手炉成了常用工具。

手炉在华夏的历史悠久,起源说法却没有统一,有说最早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

楚国潮湿,楚人便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里焚烧散气,在熏炉的基础上发明了手炉。

另一种说法——手炉起源于隋代,传说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

不管起源于哪朝哪代,史书中可以确定的是手炉在中唐已经成为官宦的常用物品,在宋代已经出现专门的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

一个新兴事物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古代进程里就有了很好的展现。

北宋时期,手炉就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遍使用的取暖工具,而手炉从一开始的造型简单发展为精致器型,越来越小巧可爱。

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