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官道之绝对权力 > 第二千九十章 风起

第二千九十章 风起

上级领导安排徐建立此行,到底是借徐建立给江城的干部们淬淬火?

还是风向悄然转变,落到了徐建立的那边?

又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上级领导单纯的制衡之举,不愿安江的形势太好,要给他上点儿难度,让人心不能都落在安江身上?

不止是安江这当局者,观望着局势的众人,也都觉得如今这局面是扑朔迷离,让人无法看清局面到底是要往什么方向发展。?k~s¨j/x¢s!.,c′o*m*

但安江在短暂的震惊过后,只联系了一下如今仍在华中工作的宗明等人,让他们不必有什么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即可,若是徐建立不做什么便罢,倘若真要胡搞八搞,那么,由他这边协调雷万春,整合华中那边的力量,来向徐建立施压。

其实,华中虽然是安江的大本营不假,但其实,地位早已不如早些年那般重要,如今除了宗明等寥寥几名干部还在华中之外,诸如郑开泽、陈楷、吴冕、杨芸这些班底,都已经随着他这些年的兜兜转转,化作漫天星火散在了四方,成了燎原的种子。

而且,哪怕是宗明,如今也是在襄城担任常务副市长一职,徐建立就像想把火烧到宗明身上,只怕也是鞭长莫及。

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高玉兰如今还在江城生活,徐建立可能会从这方面下手,但是,对这事儿,安江自然是没有任何担心的,徐建立不干就算了,干的话就是徒劳。6妖看书蛧 追醉辛章劫

因此,在安江看来,徐建立去江城担任市长这件事,与他而言,是象征意义大过真实意义,更像是在对外释放信号。

安顿完众人之后,安江便又重新投入了海滨市的工作中。

他有一种预感,随着徐建立的调动,他在海滨市工作的时间,可能不会太久了。

时间有限,自然是要争分夺秒,把一应工作都给推上正常的流程,就算不能亲眼见证五色岛腾飞而起,起码也要把发动机和跑道建好,不能说人要走了,就啥事都不管了,这种行为,不是他一贯以来的做事风格。

好在,随着应天的试飞成功,海滨市俨然已经成了南粤省高端制造的一块新兴高地,再加上吴安邦的离任以及沐家的退出,不少企业都向海滨市投来了橄榄枝,想要将一部分研发工作放在海滨市的五色岛,支持五色岛成为研发创意之岛的布局。

安江对这些企业递来的好意,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进行了仔细的筛查,对于不符合五色岛要求的,哪怕是一些大型企业,他也是进行了婉拒。-q+s\b!r,e¢a¨d,.¢c/o+m·

原因很简单,这些大企业是很好,但他们都已经是成熟的大企业,布局都已经非常明朗,就算放个研发中心在五色岛,挪过来的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在内部边缘化,或者说是边角料的项目,除了带来一些名头之外,带来不了什么太大的效果。

所以,比起这些大企业的边角料项目,安江更倾向于那些将核心业务放到五色岛的企业,哪怕是企业的规模没那么大,但只要有发展前景就可以。

除了企业,安江也与南粤这边的几所学校达成了合作的共识,建立了产学研基地。

而且,安江又见了海龙王夫妇,与他们洽谈之后,帮他们与短视频平台斡旋,在五色岛建设了一个短视频拍摄及直播产业基地,未来可以在这里拍摄相关视频、短剧,同时也可以开展直播带货,促进海滨市的文旅和农/海产品发展。

总而言之一句话,海滨市现在的发展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谁都能感觉到,这座沉寂多年的城市,正在散发出崭新的活力。

当然,除了产业的发展,安江在吏治和工作效率上也是下了狠功夫,出台了一系列办法,针对海滨市干部群体进行考察,在给基层减去文山会海、各种打卡负担的同时,要求提升工作效率,改变过去人浮于事的情况,同时要求市纪委建立起长效监督机制,并且将一部分监督权力下放到了民间监督层面。

在针对海滨市偏远乡村乡镇,安江也是事必躬亲,专门抽出两周时间,前往海滨市现有的典型偏远落后乡镇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并针对相关乡镇,要求因地制宜的制定长效发展措施,同时要求制定措施之后不能不管、不能乱管,要在兜底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切切实实的改善这些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