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三家颇具规模以外,在斯图加特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小汽车产业厂家,就比如内卡汽车厂,瑞特摩托车厂等。
在1929年的世纪经济危机中,斯图加特还有大量倒闭的汽车相关公司和生产商,能活到现在的,要么有资本,要么有核心技术。
但是毫无疑问,在斯图加特市当前汽车产业的龙头老大就是戴姆勒汽车公司,排在他之后的保时捷和博世,都为其提供部分服务。
因此,舒斯特能在戴姆勒汽车公司旗下的汽车厂工作,显然技术并不平庸,至少也是一个熟练工。幻想姬 埂欣醉快
舒斯特就说道:“除此外我还有一张高级焊接工证,并且有十六年的从业经历。”
布李恩看着眼前的中年人,心里寻思着,舒斯特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却有十六年从业经历,那说明他十几岁可能就已经展开工作。
不过,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欧洲目前可是连童工都还存在,而东非的成年年龄也就是十七岁,之后就可以参加社会工作。
布李恩说:“好了,我相信舒斯特先生你应该属于高级技术人员,不过,你既然为戴姆勒汽车公司工作,为什么还想移民海外呢?要知道戴姆勒汽车公司可不是小厂,它的待遇至少比普通企业也强不少,更别说你还是技术性工种。”
对于这个问题,舒斯特没有搪塞,他直言不讳的说道:“我想申请移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并不是德国人,或者说不是德意志人,而是捷克人。”
然后,舒斯特低声对布李恩说道:“先生,我相信你也知道如今德国的新首相,他对于我们捷克人是存在偏见的,至少我有预感,接下来德国并不是一块好地方。”
捷克人属于斯拉夫人,而斯拉夫人在德国首相阿道夫口中属于“劣等”民族,这可能也是舒斯特担忧的主要来源。
他接着说道:“就在此前,我们厂就受到了政府的检查,有几名犹…就被直接逮捕,虽然我不是犹…但是也难免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忧,如果我是德意志人,那肯定不会想着跑路。”
布李恩皱着眉头问道:“那你为什么不选择回到波西米亚?”
舒斯特被布李恩逗乐了,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先生,假如现在让你去波西米亚,你会去吗?”
布李恩瞬间明白过来,他有些懊恼自己怎么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现在波西米亚可不太平,估计当地人都想着怎么往外跑,更别说外面的人回到波西米亚了。
于是,布李恩直接转移话题:“那你为什么要选择东非?”
舒斯特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略带担忧的说:“在此前,布李恩先生,先让我问你一个不太礼貌的问题,那就是东非未来是否有可能像如今的德国这样?”
“什么意思!”布李恩有些不明所以。
舒斯特隐晦的问道:“就是对待非德意志民族的态度。”
布李恩恍然大悟,然后他向舒斯特解释说:“关于这个问题,你完全不用担心,在东非永远也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东非虽然也是德意志国家,但是和德国的国情有很大不同。”
“东非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更加开放和包容,许多东非人过去就有可能是像你这样的捷克移民发展过来的,但是,现在他们在东非都生活的很好。”
“东非更讲究文化上的认同,只要认同东非的价值观,那就能够成为东非公民,当然,前提是通过东非的移民申请,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通过移民申请概率还是很大的。”
话是这么说,舒斯特还是有些不放心,他问道:“东非既然是一个德意志国家,如何确保不会像如今德国这样发展呢!”
布李恩坦然解释说:“在东非,只要你愿意融入这个大家庭,那我们政府和国民,就不可能存在歧视和偏见问题,就像我的祖母,曾经是一位远东人,而我的祖父则是一位奥地利人,但是,他们移民东非之后,就自动变成了德意志人,到了我这一代,更是如此。”
“在东非不可能出现德国这样的种族歧视政策,还有人种优越论调,大家都是平等的。”
有了布李恩的现身说法,舒斯特才放心下来,他问道:“那如果想要移民东非,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