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德国应对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德国应对

通过军事政变把阿道夫赶下台,因为国防军内部也有分歧,虽然阿道夫和民族党分润了军队的掌控权,但是阿道夫在扩充军备上的态度和做法,又符合国防军的利益。

总而言之,阿道夫控制国防军只是时间问题,当他彻底掌握德国军事大权后,阿道夫的地位就能彻底稳固下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段时间阿道夫本人放松了对德国工党的关注,但是西里西亚工业区的纺织工人叛乱,又让阿道夫把目光重新拉了回来。

阿道夫说道:“你们的情报我确实看过,可是这次西里西亚工业区纺织工人叛乱,正好和奥匈帝国的利贝雷茨事件碰上,这很难让人相信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是一场巧合。`幻\想/姬_ _更+新_最?全!”

希姆莱却说:“不,首相阁下,这就是一场巧合,毕竟不是所有的工人暴乱都一定会和工党扯上关系。”

“就比如上个世纪初,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工人暴乱,就完全是由他们自己组织的,而当时,欧洲工党都还没有出现成势。”

“这次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暴乱,就和上个世纪初的一些工人暴乱是属于同一性质,不过,利贝雷茨事件也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所以暴乱的动机也很简单,自从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西里西亚就一直是帝国内部失业率最高的地区。”

“大量工人下岗,失去收入来源,即便我们吸纳了一部分失业人员进入冲锋队还有民族党,却并没有改变当地经济的根本问题。”

“依旧有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成为不稳定因素,而这其中又以纺织工人最多。”

“西里西亚的纺织业规模,在帝国内部也排的上号,在经济危机以前,直接从业人员就高达十万以上,算上相关从业人员,包括印染,机器维修等就多达十几万人,这还不包括种植业的农业人口。”

“而西里西亚的纺织业占据当地劳动力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当下的失业率却超过百分之三十。”

“因此生活上的困顿,早就使得西里西亚成为帝国最不稳定的区域,当地的暴乱只是时间问题,奥匈帝国的利贝雷茨事件爆发后,提前引爆了西里西亚当地。”

“所以我才断言这件事和工党没有关联,如果是工党所为的话,那就不可能仅仅是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配合了,甚至最先发生这种事的地方都有可能不是西里西亚,而是萨克森。”

目前,西里西亚的暴乱主要参与群体是纺织工,但是这和奥匈帝国的利贝雷茨事件有所区别。

利贝雷茨只是奥匈帝国的一座城市,而且他的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纺织业,所以利贝雷茨的工人也以纺织工人为主。

而西里西亚的纺织业规模不小,但是当地产业比利贝雷茨更加多样,尤其是煤炭和钢铁工业,西里西亚是德国第二大煤炭产区,仅次于鲁尔区,其年产能高达四千万吨以上。

所以,西里西亚的工业以煤炭和纺织业并重,现在参与暴动的只有纺织业工人,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明和工党无关。

哪怕利贝雷茨这种完全依赖纺织业的城市,当地工党在组织叛乱时,也尽可能的吸纳其他产业的工人,因此西里西亚的叛乱如果有工党组织的话,必然会拉拢煤炭,钢铁等工人大量参与。

除此外,希姆莱还提到了萨克森,并且认为工党如果发动暴动的话,必然会优先选择在萨克森地区。

这是因为萨克森比西里西亚更加发达,尤其是在纺织业领域,萨克森是整个德国,乃至中欧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区域。

萨克森是当下德国第二大工业区,它的产业以纺织业和轻工业为核心,西里西亚的纺织业虽然规模大,但是集中在中低端产业,而萨克森的产业链更加完善,规模更大,技术也更先进。

整体上来说,萨克森的工业比西里西亚更加发达,而这也意味着萨克森的工人数量也更多。

同时,西里西亚虽然是德国第三大工业区,但是他的农业占比并不低,人口也比较分散,除了农村分布的人口以外,西里西亚城市人口,集中于一些中小城市,本地没有大城市,这不利于工党的活动。

因此,如果希姆莱是工党分子的话,他肯定会优先选择在萨克森发动暴动,而不是西里西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