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植,施瓦本的农业上限也能被提高,再过几十年,施瓦本省或许也能成为帝国新兴的农业开发区,而不像现在,完全依赖铜矿等资源的开采。”
施瓦本省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前世刚果金的南部区域,在加丹加高原和刚果雨林之间,属于东非中部地区。
近些年来施瓦本省工业收入有所下降,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铜矿开采规模减少。
随着东非和世界各国贸易的开展,智利,秘鲁,苏联,南洋等地区的铜矿资源,进入东非国内,施瓦本省铜矿带的铜矿开采业也受到挑战。
同位于铜矿带的基特韦,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调整产业,而施瓦本省近些年来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丰富产业,摆脱对矿业开发的严重依赖。
而除了铜矿等矿产资源之外,施瓦本省的重点就放在了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加工制造业,比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纺织业等。
其次是电力产业,施瓦本省的水电潜力巨大,而且该省位于东非中部,便于电力向东部,中部还有西部的输送。
最后就是农业,施瓦本省拥有两种气候,也就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因此施瓦本把重点放在了经济作物种植领域,像咖啡,棉花,大豆等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同时还有畜牧业发展也比较快。
当然,这些举措能否成功,还要看施瓦本省如何调配资源,就比如施瓦本省的大豆种植,需要配套相关的加工企业,把大豆变成油脂,豆制食品,饲料等,才能更好的契合市场,同时增加当地经济收益。
而如果只是依靠单一作物种植,不发展相关延伸产业,那施瓦本省永远都只能在产业链下游徘徊。
事实上,施瓦本省地处中部,同时是衔接东非东部,中部,西部和北方的重要区域,因此施瓦本省如果有可能的话,必然会重视交通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全国配送一体化,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
可惜,东非中央省已经成为全国内陆交通的心脏地带,同时拥有新法兰克福和莱茵市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因此施瓦本省不得不放弃交通建设方面的打算。
当然,对于当前施瓦本省而言,其经济战略中,最重要显然还是电力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利用廉价电力优势,发展一些耗能工业。
工业始终是施瓦本省发展的核心,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仅仅是重要补充,这也是目前东非绝大部分省份发展的共识。
可惜,如今正处于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东非虽然通过政府干预,避免了经济危机对本国的冲击,但当下东非也不支持产业盲目扩张。
而是在东非中央协调下,各省因地制宜发展各自优势产业。
施瓦本的大豆种植就是如此,倒不是说东非只有施瓦本省适合种植大豆,而是施瓦本省适合发展的农业种植种类较少,因此东非政府出于经济协调,还有区域经济平衡考虑,才支持施瓦本省种植大豆。
相对应的,施瓦本省大豆种植区扩张,那也就意味着其他省份大豆种植份额的减少,转而种植其他农作物。
换句话说,目前东非农业发展,主导权并不完全在地方,比如美国各个州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假设大家都盯上一种作物,就有可能使得这种农作物的产量在短期内暴涨,最后导致产能过剩。
东非则通过中央对任务的分配,还有协调,减少农业领域的盲目扩张,还有混乱竞争,从而防止农业生产过剩危机爆发。
当然,这在当前阶段是有效的,毕竟世界农业危机下,政府干预更能发挥作用,未来,东非政府会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再做出相关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