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16xiaoshuo.com”燕鼎培站起来说。
印氏忙给燕锦暄斟茶。
对于他们来说,在这样的时刻见着燕锦暄就如见着了救星。
燕锦暄在燕鼎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对燕鼎培说:“大伯,如今吏部里面全是严世冲的人,您最好还是别去那里。”
他虽然不喜大伯和大伯母,但毕竟血浓于水。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
“这个我也晓得,可我哪里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向上头提条件?”燕鼎培叹气。
燕锦暄右手在桌沿上敲了敲,说:“我来跟皇上说吧。”
这自然是好!
燕鼎培和印氏顿时喜出望外。
“那就麻烦你了。”燕鼎培忙说。
“没事,那我先回去了。”燕锦暄站了起来。
“吃了饭再回去吧?厨房那边已经做好了的。”燕鼎培忙说。
“不用了。娘亲和善蕴正等着我回去吃饭。”燕锦暄说。
燕鼎培和印氏忙起身相送。
待得燕锦暄离开,燕鼎培对印氏说:“别看老二外表冷冷淡淡,内里却是个热心肠的,若不是他我们这次可又有得愁了呢。”
“嗯嗯。”印氏点头。
“你平日里不知轻重,老是说些让他们不高兴的话,以前的我就不追究了。日后你可不许再这样了。”
“知道知道。”印氏忙说。
随后印氏又说:“要是老二能帮您调换到岗位的话我就给他做一件大氅。”
“要得,你做的大氅还是挺暖和的。”燕鼎培点头道。
一日后,燕锦暄来找燕鼎培,对他说:“目前顺天府正缺治中,所以我跟皇上申请将您调到那里去,他答应了。”
燕鼎培顿时喜上眉梢,忙说:“太好了太好了!”
顺天府治中虽然不是个很高的官,但是权力却不低,而且还能经常到下面去走动,这倒是挺合燕鼎培的心意的。
印氏一听也落下了心头大石,当天晚上便给燕锦暄做大氅。
ps: 亲们,第二更来了,求订阅!
第三百五十九章 受职
太子既已被判终身监禁,大明国上上下下的人便开始暗暗地关注朝中的局势。
‘谁将会是王位继承人’成为了大家最迫切地想知道的事。
在文武百官的印象里,二皇子朱炯温顺、恭谨,但似乎缺点世界眼光,因此大家不认为他是王位的理想人选。而三皇子朱睿则文韬武略、心怀天下,完全具备政治家的头脑和格局,所以倒是挺适合往这个方向去打磨的。
皇帝朱知自身体恢复之后也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不少老臣建议他将二皇子提升为王位的继位人选,认为这符合‘长幼有序’之伦理。但也有不少臣子觉得治理一个国家非儿戏之事,必得选能胜任之人才可真正地为大明百姓谋福利。两派之争很快便形成,并且越演越烈。
二皇子朱炯原本对王位并无觊觎之心,如今在众臣的游说之下竟也慢慢地有了些念想。
人一旦有了这个念头,自然便会有所行动,不管是明着的还是暗着的,朱炯也不例外。
他性格虽然温顺,但人却一点也不笨,他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亲眼见了太子的下场之后他不敢再在皇上的身上打主意了,他决定走攻心路线。
他深晓‘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之道理,所以他表面上一点也不急。
然而私底下,他很快便笼络了一大批能臣,并且慷慨地给他们委以重任。
与他相比,三皇子表现得更为淡定,他甚至明确地表示——绝对不会主动与二哥争夺王位。
他这么一说,朱炯这边顿时放松了不少。
皇帝朱知依然不动声色。
三日后。皇上忽然在朝堂上宣布:“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朕决定不再预立继位人了,但日后的王依然得从朕的子嗣中挑选。”
朝堂上顿时传来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皇帝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嗡嗡声随即低了下去。
“虽然日后的王定然得从朕的子嗣中挑选,然而朕有十个儿子,这就免不了会产生明争暗斗之现象。为了公平起见。朕决定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督察机构,由该机构的人和文武百官、百姓一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