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天启1626 > 第四十二章画蛇添足

第四十二章画蛇添足

人自然也不会怪罪,而支持信王的那些朝臣当然更不会反对了。

由此可见皇上其实也是一个豁达之人,其心大度,不计前嫌。

所以现在信王被委以重任,虽然名义上只是负责调查此次大爆炸原因,可此次大爆炸涉及谋害皇上,而且还涉及朝党之争,又涉及后金窥视以及倭国对我大中华的野心,所以虽然只是一案,可却涉及大明朝几乎所有部门。

若将来对倭国出兵,粉碎后金威胁,那么必然要调动所有朝中部门。

而皇上的意思其实就是要给信王一个拉笼人心,掌控大明朝堂的机会。

若说当今皇上不死,我看他已有了退隐之心。

这几年的皇上其实他当得并不开心,为大明天下,他应该也是殚精竭力,身心俱疲。

而他的四子一女之死,明说是夭折与意外,可他自己心里清楚,其实这都与皇位有关,是皇位之争的牺牲。

试想一个普通人,皇帝当了六年,死了四子一女,自然会心死如灰,不会再抱什么希望,他此时扶持信王,其实已做好让信王登位之前的一切准备。

而信王呢,此时自然乐于接受。

但昨夜的刺客来刺杀信王爷所表达的明示意图就是刺客不想让信王爷查清此事,也不想让信王爷成为皇位继承人。

此举一是再次洗清信王爷并非大爆炸主谋的嫌疑,使信王爷与大爆炸彻底脱离干系。

其二一点是表明设计此次大爆炸的另有其人,那么依直接得利来算,予头自然会引向四位位老王爷。

毕竟刺客是在得知信王得宠,而且负责调查大爆炸此案之后来刺杀信王,那么刺杀之意不言而喻。

若此时信王一死,而

皇上又有什么意外,并且又子嗣可以继承皇位,那皇位还是要在姓朱的人中来选,那么放眼天下皇族也只有四位老王爷有此资格了。

其三,此次刺客似乎也有意在搞破坏的想法,信王爷的正屋并无损坏,这于理不合,纵然有许副督主在,可若说刺客防不胜防出其不遇,以达化境之能,一剑刺向信王爷的主屋,那主屋必然也会破损不堪,可主屋却并无大碍,这就说明其实刺客来意已十分明显。

许副督主身为东厂副督主当然明白来人的意图了,而许副督主其实也只是顺水推舟与刺客合演了一场戏。

所以两人打斗之中才会只损及其它偏屋,让人觉得一个是欲图置信王爷一死,一个是力保信王爷。

刺客目的达到了,而魏忠贤东厂效忠于信王爷的功劳也成全了,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要不然以许副督主的本事,再加上东厂训练有素的护卫,要杀刺客或许有些难,可要缠住刺客,甚至于追击刺客当也不是难事,毕竟像许副督主这样东厂之人轻功必然很高,毕竟本就是杀人抓捕为主业的。

此举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说起来还真的是十分精妙。

所以刚才在旧信王府的时候,我其实是在思虑着信王爷参与此事有多少可能。

毕竟此事于魏忠贤九千岁也是有极大好处的,这算是东厂救了信王爷一命,将来信王爷若是能登位,自然是立了大功。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猜想,实际上四个老王爷也有可能真的来行刺此时的信王爷。

但却可能性不大,毕竟四个老王爷此时未必在京城,就算在京城也不会如此心急。

而且此时行刺若是不成,反而会暴露幕后身份。

依当年先皇红丸案来说,这四个老王爷非是如此愚蠢之人。

而刺杀信王为信王洗清嫌疑,却又让四个老王爷背上嫌疑,这种事情并不合理。”

王穿把昨夜发生在信王爷的刺杀事件作了一个详细的分析,之所以如此详细,其实也是看着玄静十分认真,而且脸上透着一种崇拜之情,这让王穿信心大增。

从动机上,从现场情况,又从得利上十分严密的分析了此事,虽然没有结论,可却也意有所指,而且应该是十分合情合理。

对于案件来说,其实只要是人做的,都不外乎于有利可图,而依得利原则来分析,自然可以看得通透了。

毕竟人的行为也遵行于自己的本心,冒如此大的险却无得利,那谁又会做呢,更何况看信王朱由检的为人一直都是谦恭有礼,并不会得罪任何人,即不是仇杀必然是为利而行了。

“说得不错,看来人心还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布此局之人虽然聪明,我看他们也是画蛇添足,毕竟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