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第10节

第10节

再次画出的破邪、金刚、神行符的威力,直接大了1倍。

过了孤独的年,给父母牌位上香、敬拜一番,石仲魁有些无奈的独自喝着这年代的酒。

第一次觉得后悔起来。

古代社会和修炼确实有很多好处,可不管什么年代,独自一人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听到外面传来爆竹声,石仲魁这才想起贾权为自己送来的十几根竹竿。

有钱人家过年用烟花、爆竹,穷人家就只能按照更久远的办法,升起一堆火,把竹竿扔进火堆里,听个响。

唯一让他藉慰的是,四书五经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一手字也被老秀才夸他是真开窍了,至于神行术,更是速度能比的上快马。

到了此时,石仲魁也算是真正安心下来。

大不了离开京城,可一想到红楼世界基本上没听过鬼怪之事。

想降妖除魔都不容易,这种办法赚功德的机会就更少了。

过完年之后,闲暇时试着倒背四书五经,也只花了几天时间练习,就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而为了买起这些书,还有用量比较大的纸张,和这些天买肉、买蛋的花费,13两银子也只剩下了6两。

好在送给私塾先生的束脩,可以用全麦粗面粉代替。

一个月算下来,也就一百来文而已。

如此比较起来,老秀才那点收入也确实只够维持全家。

这天,石仲奎带着一袋50斤的全麦粗面,再次去秀才家时。

老家伙先是一反常态的在学问上问了一个多时辰,见石仲魁对答如流,脸上顿时露出欢喜表情。

而且临走时又拉着他说了些云里雾里的话。

石仲魁一开始没听明白,回家之后仔细琢磨,这才猜测老东西向学生要钱,很可能是想花钱去大兴县县衙谋个职位。

秀才不能做官,但做书吏或者师爷却没问题。

而且做师爷还能再考科举。

也就是说,老东西确实和县太爷有亲,关系应该还不错,否则师爷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等等,石仲魁脸色大喜,忽然想明白老秀才那番话的意思。

……

二月初十,连考5场之后连石仲魁都感到疲惫,更别说其他书生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烧水,美美洗了个澡,在亲自动手,做了餐热饭热菜。

然后倒到床上就睡。

几天后,一早赶到大兴县衙,县试的结果果然出来了。

看着皇榜上自己的名字名列榜首,石仲魁不仅重重松了口气,还心里大喜的跟着衙役进了县衙后院,拜见这位算是自己恩人的县太爷。

可惜这位县太爷挥手让衙役离开后,说了几句场面话,还有劝学的话后。

端着茶碗坐着喝茶,不说话又不放下茶碗,却又一直拿着茶盖滑溜着茶碗里漂浮起来的茶叶。

第14章 案首

古人喝茶用茶碗,而且还是带着茶盖。

正常来说端茶不说话,也不喝的意思是端茶送客,有眼力劲的人会起身告辞。

但为了避免误会,左手端着茶碗,右手拿着茶盖翻动漂浮的茶叶,那就是暗示对方说话了。

石仲魁明白对方的意思,伸手出袖子里,拿出个三指头宽的木盒放在主位的桌子上。

一声不发的退后几步等着。

县太爷见此,这才放下茶杯,脸色微微一变的打开木盒。

从里面拿出把雕花木柄折扇。

好一会,会客厅里才传出好几声,“妙、妙啊”的声音。

石呆子家祖传的20把扇子,石仲魁看不出扇子上书写题跋,还有画的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好坏。

但看这位县太爷,对一套两把的玉竹扇的喜爱程度来看,石呆子手里的扇子确实是好东西。

这次送上的是一把,那么另外一把,当然是在县试之前,由县太爷的远方表兄,也就是私塾老先生送到他面前了。

据那位已经得了县太爷的准信,不久之后会去工部做小吏的老秀才的说法,玉竹雕花木折扇倒没贵到离谱的地步,也就200两银子一把。

但据说上面作画的人,不仅是前朝书法名家。

扇面上还有几个同时代的书画名家留下印信,而这几个名家中有一个是县太爷的同族先辈。

而老秀才当初让贾权上门通知自己,真正的目的就是石呆子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