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却是独自坐在乾清宫内发呆。
这是一场胜算很低的战争——纵然是再怎么雄才大略的雄主、明君,也未必能够完美的解决掉庞大的资本阶层。
比如说某位校长。
首先就是这位聪明脑袋不长毛的校长大人完全是依附资本阶层才得以起家。
陈老爷和胡老爷等人一脸懵逼的望着侃侃而谈的齐峰,根本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齐峰嘴里说出来的。
胡老爷眼前一亮:“你说的那人,可是近畿诸蕃的张闻洪?”
大名和大名之间是不一样的。
大名起源于名主一词,名主指有名字的田,即私人土地,大名指拥有大量土地的人。
室町幕府时期,跟随足利尊氏起兵的武士首领们被封为守护,统领一国或数国的武士,统称为守护大名。
应仁之乱后,倭国下克上之风盛行,多数守护大名没落,小领主崛起,成为战国大名。
江户时代,幕府将全国的大名分为谱代大名(德川家康的家臣)、外样大名(原臣服于丰臣秀吉的大名)。因为犬养闻洪说的是“如果换了大明来统治倭国”。
这货甚至还公然宣称,光格贱仁身为倭国国王,身上不仅没有一丝神性,同时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所做所为没能给倭国百姓带来福祉,辜负了大明皇帝对他的信任,光格贱仁就应该切腹谢罪。
在等级禁严的倭国表现的如此敢骂敢喷,犬养闻洪的身边很快就有了一大堆的追随者,这些人里也大多都是一些对倭国朝廷和幕府极为不满的武士、浪人。
现在齐峰提出要利用犬养闻洪搞乱倭国从而捞一笔的提议,在场的胡老爷、陈老爷等一众大明商人自然也是心动无比。
胡老爷嘿嘿笑了一声,捋着胡须说道:“单凭一个犬养闻洪,最多也不过是能乱他治下一地,咱们哥儿几个能赚到的钱自然也就有限的很,依我之见,倒该想办法拉更多的人进来才是。”
齐峰笑着点了点头,嘴里吐出来另外一个名字:“野尻西劲如何?”
听到野尻西劲这个名字,在场的一众大明商人又纷纷怪笑起来。
野尻西劲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如果单纯的以江湖地位论高低,野尻西劲其实是远不如犬养闻洪的,因为犬养闻洪再怎么着也是个大名,而野尻西劲却只是个乡野匹夫,平日里也只能以兰学学者的身份自称。
关键是野尻西劲这货他又不是个单纯的学者。
虽然野尻西劲不敢像犬养闻洪一样上喷倭国朝廷下喷幕府,甚至还敢拉拢一群对倭国心怀不满的矮矬子们办报纸,但是野尻西劲这货却是玩了命的喷倭国各地的藩主、大名,顺带着对倭国朝廷和幕府阴阳怪气。
在倭国朝廷和幕府的眼里,野尻西劲这货就像是个癞蛤蟆一样,咬不死人但是它能恶心死人,毕竟这货身上披着一层兰学学者的皮,平日里又跟大明商人走的比较近,倭国朝廷和幕府也不敢直接对付他。
现在齐峰就把野尻西劲给想起来了。
说白了,被无数无药可医者吹到天上地下的倭国,其实就跟天竺那边儿的情况差不多,天竺有种姓,倭国也有阶层。
比如说,那些失去主人的浪人武士为什么会一直当个浪人而不去找份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德川家齐想要彻底完成封锁,就必须先解决掉那些浪人。
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对马、日向等一众藩主们也纷纷跟着响应起来,而其他的一众藩主、大名们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不同,自然也就使得各个藩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有些藩比较富裕,而有些藩则穷的一批。
而穷富程度的差异又会直接反应在各藩当中的浪人数量上面。
越是穷藩,藩里的浪人就越多。
更重要的是,萨摩藩和筑前、筑后等一众藩主们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九州诸藩。
这些藩原本都是在九州岛那边儿混日子的,萨摩藩甚至还派兵拿下了琉球,逼得琉球王向倭国称臣纳贡。
要说甘心是肯定不甘心的,岛津久光和筑前、筑后等藩主们也不是没想过反抗,最起码也得弄个好的地方吧?
然后岛津久光他们就麻熘儿的搬到了虾夷那边,把九州岛彻底让了出来。
让他们听从藩主的命令,不理会德川家齐,幕府又会怎么想?彼此互相拖后腿扯皮,还清巢个鸡儿的浪人!
这可比直接拿钱出来支持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