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只要朕不会跟你一样苟且偷生,就没有人能羞辱朕。”
钱聋老狗再次冷哼一声,然后不再理会朱劲松,而朱劲松也不再理会钱聋老狗,而是继续跟赵老汉等人一起吃饭喝酒吹牛逼。
那农家散养了两年的大公鸡和老母鸡多香啊,肉还有嚼劲,这样儿的鸡肉都不用放什么太多的调料,只要简简单单的加足了盐,咬一口就能满嘴流油。
很快,村子里其他的百姓也都送来了一些吃食,有送猪肉的,也有送鸡肉的,还有送鱼的,反正是鸡鸭鱼肉啥的送了一大堆,就是没有送青菜的。
钱聋老狗有些瞧不起这些泥腿子们送的菜——全是大鱼大肉,谁能一个劲儿的这么造下去?
朱劲松的心里却只有感动。
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鸡鸭鱼肉之类的才是好东西,要是跟他们说什么肉吃多了会腻,这些老百姓能呸你一脸。
只是瞧着桌子上堆的跟小山一样的鸡鸭鱼肉,朱劲松也忍不住有些犯愁。
想了想,朱劲松干脆对赵老汉说道:“老丈,要不然咱们也别在家里吃了,干脆把所有的菜都搬到门口去,大家伙儿也都把桌子搬过来,咱们大家伙儿一起吃?”
结果就是蹭饭蹭成了大席,而且这顿大席上的饭菜和桌子板凳碗筷啥的还全都是百姓家的,朱劲松这个发起人就只提供了几张吃饭的嘴。
反倒是钱聋老狗被馋的够呛。
这种大席,什么样儿的菜都有,各种各样的菜香味儿混合到一起不仅不显得混乱,反而交织成一股特别诱人的香味儿。
哪怕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钱聋老狗,也被这股香味儿馋的食指大动。
当然,钱聋老狗也就只能看着这场大席流口水,没有人会邀请钱聋老狗坐到席上的——这些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迁移到直隶的百姓,大多都是当初被赶出直隶的百姓,有几个不恨钱聋老狗的?
朱劲松倒是不在乎钱聋老狗饿不饿,反正待会儿吃下的残羹剩饭随便弄点儿就能让钱聋老狗吃个饱。
朱劲松在乎的是这一桌子上的饭菜。
除了那些大鱼大肉之外,剩下那些被百姓端出来的青菜也都有盐味儿,也都有油,这才是朱劲松最为重视的。
大鱼大肉的可以做假,这些百姓原本准备自己吃的青菜可不会做假,足油足盐就是足油足盐,最能体现出百姓生活的真实水平。
这也恰好是朱劲松一路上走走停停,时不时的就要停下来穿城过村的原因。
除了有意抽打钱聋老狗之外,朱劲松还要亲眼看看大明百姓的生活。
哪怕有锦衣卫和东辑事厂、天地会乃至于御史台、都察院好几方互相交叉监管,朱劲松也不会完全相信纸面上的数据。
大明的官员绝对不会比大清的官员强到哪儿去,都是些欠管教的货色,朱劲松也从来不指望大明的官老爷们会有多么高的觉悟。
万幸的是,朱劲松从来不手软的态度,多少还是震慑住了一些蠢蠢欲动的官老爷们,贪腐的情况虽然没能完全杜绝,但是胡乱伸手的情况少了很多,最起码也不敢再明着伸手。
至于说这一路上会不会全是演戏……
谁要是能忽悠着全天下的百姓都跟着一起演戏而且还能瞒得过朱劲松,那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干脆也别当了,趁早退位让贤给钱聋老狗算球。
朱劲松甚至还特意跑了一趟天津,打算从天津的火车站乘车前住顺天府。
天津站绝对算得上是个大站,每天足有六趟蒸汽机车需要通过天津站,其中有中原往草原运送蔬菜水果的列车,也有草原往中原运送牛羊的列车,还有需要通过天津港转运的大量货物的列车。
朱劲松所要乘坐的天子号专列,还是大明第一组用来专门载人的蒸汽机车。
天子号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勉勉强强能够达到三十公里的时速,而且乘坐体验也不是很好,别说跟竖起硬币不倒的高铁没办法比,就算跟八十年代的老绿皮车相比也差了老大一截,从天津到顺天府好几个小时的路程,朱劲松晃了一路,车轮和铁轨之间的咣当声也听了一路。
钱聋老狗对此大加嘲讽:“这就是你跟朕吹嘘的蒸汽机车?御辇不比这东西平稳?果然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朱劲松当时就被气笑了。
不平稳?声音吵?
没有蒸汽机车,哪儿有后来的内燃机车跟电力机车?没有了慢如老牛的蒸汽机车,哪儿来的时速四百公里的高铁?